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8:04: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创设诗歌情境,鲜活历史课堂,总领事件经过;借助史料,分析戊戌变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变法前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等具体情况与新法内容,直观展现变法的作用;借助《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的措施和结果。 教学难点:对戊戌变法的历史评价。 【新课导入】

出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20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运动来了解一下。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教师讲述:走进近代史,我们的脚步变得沉重……但是,我们的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在不屈地呐喊!同学们,我们来齐声朗读《日落紫禁城》中的这段文字: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 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日落紫禁城》

教师提问:19世纪末的那个秋天,几个读书人面对着民族危亡大声疾呼“变亦变,不变亦变”……掀起了一场变法运动,这一年正是中国农历的戊戌年,所以这场变法在历史上

1

叫作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戊戌变法。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师生共同融入真切的历史中,和历史人物同呼吸。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教师:根据《日落紫禁城》节选的上述片段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让我们通过认真阅读本课内容来解答并书写在导学案相应的地方,用时10分钟。

问题1:文段中“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为什么提出要“变”?文中的“读书人”主要指谁?

问题2:揭开这场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问题3:文段中的“现代化”运动指什么?

问题4:文段中的“杀”是谁指使的?“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你能说说“冷”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历史材料(材料能给人以历史的鲜明感,不枯燥)和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大致经过,掌握基本知识。

学生讨论后回答: 问题1:《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问题2:公车上书。 问题3:戊戌变法。

问题4: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维新变法人士,变法失败。 教师总结:《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通过公车上书、创办报刊、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光绪帝支持变法,颁布诏书,但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阻挠,变法运动只持续了103天,历史上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二、百日维新 幻灯片展示:

教师提问:通过对比分析,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

A同学: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中国必须变革。

B同学: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冗员,触动了当时守旧势力的利益,所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发动政变,扼杀了变法运动。

C同学:通过变法内容可以看出维新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思想的传播,可惜失败了……

D同学:变法在当时注定不能成功,因为康、梁等人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E同学:维新变法的失败说明改良主义不适合中国近代社会。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能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戊戌变法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掀起的一场改良运动,康、梁等人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失败了,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

【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的真实对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我们通过以下材料来审视历史。(展示幻灯片)

材料一 维新运动留下了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提倡新学、批判旧学、宣传兴民权。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材料二 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他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亦画上句号。

F同学: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G同学:通过材料二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去追寻其他的救国之路——革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通过材料感受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地位。 教师:变法失败了,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展示幻灯片)

“戊戌六君子”

学生们齐声朗读:

我们将铭记:这次变法时日虽短,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教师:学习历史真正的意义是感受历史的智慧,把你现在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们分享感悟)

H同学:历史教会我,国家要想进步就得不断变革。 I同学:我们要好好学习,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富强。

J同学:“戊戌六君子”为国家流血牺牲,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学生们齐声朗读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教师:实现“中国梦”,全在我少年!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振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