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2:07: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页眉内容

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详细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二十四节气的 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如“惊蛰”,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在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睁开惺忪的双眼, 地向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 。 A. 气候 不谋而合 不可思议 B. 气候 不约而同 不可理喻 C. 物候 不约而同 不可思议 D. 物候 不谋而合 不可理喻 【答案】C

【解析】“气候”指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亦泛指时令;另外指给定地区的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物候”是指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受气候影响,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叶落,候鸟的来临和迁出,见霜、下雪、河冻等都是物候现象。

“不谋而合”与“不约而同”是近义词,都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但是“不谋而合”一般指想法和观点,“不约而同”一般指动作和行为。

“不可思议”指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理喻”指没法跟某个人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根据语境,可以首先排除。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的是相近词语之间的词义辨析,“气候”和“物候”的区别,略有难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领先地位。

B.二次元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浪漫唯美的故事,让人有截屏冲动的精美画面,广大网友如痴如醉,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

C.成都市金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定了古蜀文明考古学意义上的“宝墩、三星堆、金沙三部曲”,从而解决了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D.2017年《社会蓝皮书》披露,我国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大约66.72%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年“一本书都没有读”。 【答案】A

【解析】B结构混乱,“带给人前所未有的体验”的是电影,而不是“广大网友”,偷换主语;C搭配不当,“解决”和“来龙去脉”无法搭配;D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 【点评】本题考查的均是病句常见类型,句子相对简单,难度不大。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这部作品的可贵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页眉内容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心澄如镜,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心态。

C.近年来,常有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采用断章取义的伎俩,写文章奚落、诋毁鲁迅先生,真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D.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的事业。 【答案】D

【解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象征着像傲立风雪中的梅花一样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此处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符合语境,与后文“关心着年轻一代”意思相照应。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意思的把握。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考生不仅要背诵默写诗句,更要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蕴内涵,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面最恰当的一副是(3分) ( ) 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 【答案】D

【解析】A: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治病从不收钱,只让病人愈后植杏树以代酬金。病症轻者种一株,重者5株,数年后,杏树已蔚然成林。后世就以“杏林”颂赞良医;B“画谱”和“无字文章”都可看出这是一副戏台联,是用来赞扬戏曲演员技艺高超的;C“砚田”即指砚台,因为文人恃文墨为生,再结合“书味”可知这是一副置于书房劝勉读书人的对联;D“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孔子是万世师表,因此D联最适合赠送给老师。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对联的适用语境,要求考生对一些文化常识和典故有所涉猎,积累功夫少不得。本题所涉及的对联,难度适中。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 倒洗澡水连盆中的婴儿一起倒掉,显然不明智。

② 在中国古代,教化的目的是传播礼乐文明,规范社会秩序。

③ 如果能抛弃成见,不因名累实,这一概念必将以新的面貌进入学术界,实现其当代意义。 ④ 如果提倡教化,很有可能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从而遭到严厉批判。 ⑤ 但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 A.②③⑤④① B.②⑤④①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 【答案】B

【解析】第1步,浏览完五个句子后可知第⑤句“但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很明显是语段中承上启下的句子,位置应当位于语段中间。根据句意可知第⑤句之前说的是“教化”的褒义,第⑤句之后说的是“教化”的贬义。第2步,第①句是评论性语句,一般放在语段末尾;第②句说的是“教化”的褒义,应

页眉内容

当放在第⑤句之前;第③句“如果能……”的内容是根据现状提出建议,一般也放在语段末尾;第④句的句意是提倡教化会遭到批判,那强调的应该是“教化”的贬义,所以放在第⑤句之后;第3步,根据第2步的逐句分析,可知放在第⑤句前的只有第②句,那语段的前两句就应当是“②⑤”;第④句强调的是“教化”的贬义,紧跟第⑤句的转折;之后先提出第①句的评论,再根据现状提出第③句的建议,所以后面应该是“④①③”,综上正确的顺序应当是“②⑤④①③”。

【点评】本题是江苏高考常考的排序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难度中等偏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诲侄等书 元稹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见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

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而况于鞭笞诘责乎?

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十岁知方,严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尽废。忆.

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下能及乌鸟之报复,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

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弟兄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余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

呜呼!及其时而不思,既思之而不及,尚何言哉?今汝等父母天地,兄弟成行,不于此时佩服诗书,以求荣达,其为人耶?其曰人耶?

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吾诚不宜言及于此。吾生长京诚,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纵观,汝信之乎?

吾终鲜姊妹,陆氏诸生,念之倍汝。汝因便录吾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千万努力,无弃.

斯须。稹付仑、郑等。

(选自《元稹集》,有删节)

注:①樵苏之地:指薄田。 ②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6.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 登:达到 .B.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 窘:穷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