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0:11: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班级____姓名______

第一部分:填空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 )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 向光 )性,根和生长有( 向水 )性和( 向地生长 )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 环境 )相适应。

10、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1、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12、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3、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导纤维,

1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用这个特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5、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6、三棱镜分解(白光)。

17、(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8、背阴房间采光问题设计了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美国研制开发了(“太阳能窗”)。 19、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 吸收 )和( 反射 )作用。

20、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强)一些。

21、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 22、三原色是( 红 )( 绿 )(蓝 )三种色。

23、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古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4、1977年8月22日,我国古代名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

25、常见的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小号)和打击乐器(如木琴)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2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27、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28、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发声原理是: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29、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 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 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够接受声音的(听觉系统 )。

3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 340 )米。 31、你知道的中国民族乐器有( 古筝 )( 二胡 )(琵琶 )等。

32、一件乐器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使( 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发生变化才能演奏音乐。

33、用橡皮筋作弦时,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的(松紧)有关。 34、音量的单位是( 分贝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分贝。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分贝。 35、控制噪音的方法:(1)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城市,禁止汽车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2)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安装隔音板。(3)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

36、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人体全身各处。

37、青春发育期一般是从(10岁——12岁)开始,是身体快速生长的一个时期。

38、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39、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

40、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高血压、哮喘、溃疡和癌症等都与(精神因素)有关。

41、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42、青春期应注意补充以下营养:(1)(蛋白质)(2)(糖类和脂肪)(3)(维生素)(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水)。 43、运动后,( 脉搏)和( 心脏 )都会加快。

44、蚯蚓喜欢( 潮湿阴暗 )的家。喜欢( 吃剩饭剩菜)、(甜食)和(酸食(除醋外 )等食物。

4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

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46、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

但医学上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 人体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只要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心理的调养和环境的改善,

就能减轻甚至消除亚健康状态,成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第二部分:判断。

1、窗台边的花儿向窗外探出头去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ⅹ ) 2、植物的茎和叶大多具有向光性。( √ ) 3、有的生物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4、植物生长只会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5、老鼠、蝗虫、蚜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6、对于猜想的结果,我们可以不管,只要等别人有答案了对一下就可以了。(×) 7、我猜想,植物角里的花儿长歪了身子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8、通过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我觉得花儿长歪身子是由于受阳光的影响。(×) 9、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10、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需求。( √)

11、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由叶输送水分,由茎蒸发水分的。(×) 12、植物的茎和叶具有向光性。(√ )

1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 14、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的一面枝叶肯定茂盛些。(√)

15、小溪边的植物,离小溪较远的地方根须肯定又多又长又壮。(√) 16、树干的年轮稀的一边一定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17、任何植物对环境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 18、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尽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 19、仙人掌比较喜欢雨水多的地方,荷花不怕水分少。(×) 20、各种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的需求程度不同。(√ ) 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3、人类最早记载光沿直线传播的是中国人墨翟。( √ ) 4、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反射光的能力。( √ ) 5、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都一样。( × ) 6、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 ) 7、做实验其实不需要先拟实验方案。(×)

8、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 ) 9、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 ) 10、红色的花朵只反射其它的光,而红色则被它吸收了。( ×)

11、我们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造成的。( √)

12、三棱镜有分解光的作用。(√)

13、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 14、人工彩虹是没办法能实现的。( ×) 15、玻璃不能反射光。( × ) 16、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

17、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鱼的位置浅一些,那是因为光的反射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