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1:0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作者:李佳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息差的大幅降低将倒逼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转型,加大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其中理财业务首当其冲。文章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一、利率市场化含义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1.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它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1)货币利率市场化

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放开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6年,国务院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全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化开始了初步的嘗试。但这之后的10年间,利率市场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06年10月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试运行,并于次年1月正式运行。2007年末,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即已确立。 (2)债券利率市场化

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开始了初步的市场化改革。直到1999年,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国债发行实现市场化。 在债券市场利率放开后,债券市场也在迅速壮大,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2011年末,我国债券发行规模已达7.8万亿元。 (3)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87年,人民银行首次进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

2004年,人民银行决定将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同时,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实现“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原则。 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为刺激房地产需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为0.7倍。这被认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迈出最后一步,也是对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一次尝试。而在这期间,国内外币存贷款基本完成了利率的市场化。 2012年6月8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存贷款利率的首次双向浮动,标志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开放。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1.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将继续扩大

理财业务的发展可以加强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整合银行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利率市场化变革并不会削减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能力,并且银行会将业务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向理财领域,理财产品市场将会出现空前的繁荣。

2.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将拉大,市场出现分化

受利率市场化推进冲击,各家银行定价会更加差异化,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将拉大。面对当前投资标的市场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的情形,各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会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理财市场将开始出现分化。 3.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冲击较大

从产品类型看,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与自主定价的存款较为接近,投向较稳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且计入表内负债,因此产品规模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可能会相对较大。非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则会朝资产管理的方向发展,更趋专业化。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利率市场化以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多是为了维系客户,争夺存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吸储”工具的现状有望得到根本扭转。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息差收入,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倚重中间业务转变,而理财业务将作为一项真正的中间业务壮大起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银行理财应细分客户群

在利率市场化之下,银行应该根据客户拥有的金融资产状况进行分类。中低收入阶层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应销售固定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者信托计划。目前银行都将目光集中于中高端客户身上,殊不知在低端客户群中也蕴藏着很多商机,该群体很容易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而且他们也有可能转化为高端客户。中产阶级的收入较高而且稳定,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而且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可以向其销售浮动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此类客户更加注重售后的维护,专业化的跟踪式一站服务就尤其必要。 2.结构性投资产品比重将增加

利率市场化后,市场资金价格的自由浮动将使预期收益类产品线遭受较大的冲击。为此,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投资领域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通过对研发流程、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突破,实现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将加大理财产品形态创新,改变预期收益型为主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分红型、净值型产品,扩大结构性投资产品占比。

二是在理财资金的投资上,将加大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商品类投资、另类投资、量化投资等新型投资领域,提升理财业务的技术水平。 3.非保本产品将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理财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的中间业务,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客户收益由真实投资产生。由于非保本产品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因而这类产品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银行理财的主体,而且也更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利率管制的市场环境下,保本产品既享有银行的信用担保,收益水平又高于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将自主决定存款利率水平,保本产品将逐步丧失存在价值,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大幅降低。而大力发展非保本型产品,既能满足客户投资理财、博取较高收益的要求,又能持续吸引客户资金,带动存款、电子银行等多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阮银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2.02 [2]黄春玲.2011-2012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J].银行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