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7:28: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酒的别称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文人墨客无不对酒这一佳饮挥毫渲染,顾盼流连。于是,酒不再单调地被称为酒,它被赋予了数不胜数的美称爱誉,在诗赋曲词中酝酿,在笙歌夜舞下醇香。
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3、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hù
4、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5、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6、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7、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8、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pēi
9、黄醅:“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陆游《山园杂赋之二》)此以“黄醅”为酒的代称。
10、白堕:“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得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馈赠。见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
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后因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láo
11、冻醪:“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杜牧《寄内兄和州
bīn
崔员外十二韵》)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宋朱翼中《酒经》:“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12、流霞、霞液:“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事见王充《论衡?道虚》。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13、壶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14、欢伯:“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金代元好问《留月轩》)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故酒有“欢伯”之别称,最早见于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zhòu
15、醇酎:“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左思《魏都赋》)“中山
líng
冬启,醇酎秋发。”(张载《酃酒赋》)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