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3:59: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6.色彩的渐变

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色彩运用的训练,使他们对色彩的渐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运用渐变的色彩描绘画面, 教学难点: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

1.老师在一个大玻璃缸卫倒人红颜色水,然后慢慢地加黄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缸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小结: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今天我们学习用渐变色来画画。(板书课题:色彩的渐变)

(二)寻找生活中的渐变色。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沦。 (三)欣赏书上作品。

(四)老师示范运用渐变色彩填图案。在画的时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老师边讲边示范,在一个图案甲填上由红色渐变到黄色的色彩,并要求涂的时候不要涂出格子。

(六)布置学生作业

1.观察要求涂色作业 图案。

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颜色涂大树和背景以及树的轮廓线。

3,老师小结:大树和背景可以选用实际的色彩,也可以用想象的色彩,大树的轮廓线的色彩要与其他颜色形成对比,使其鲜明。

4.布置作业 要求:运用色彩渐变的方法为图案填色,并选用恰当的色填画树的轮廓线。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七)学生作业 。 (八)作业 讲评,宣布下课

可编辑

.

7.色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

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学生进入课堂。 二.导入

师: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

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 师: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 导入课题:多变的颜色 三.新授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

师: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

生:火焰、太阳、血液、红旗、春联、窗花??师图片补充。

师: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在哪些时候我们喜欢用红色呢?红色的服装会给我们什么感觉?(结婚或喜庆的日子。热情、奔放、喜庆、热烈、有活力??) 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淡雅的爱,高洁的品。

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刚才我们共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4.小结: 四.作业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 五.评价交流·体验色彩情感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2.作品交流,学生互评 3.典型作品,教师点评。 六.拓展·深化色彩情感

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可编辑

.

8.我画的动漫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

2、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看似简单,但其幽默感,鲜明个性,思想内容均由外在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

教学教具

1、师生共同收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 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 3、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以多媒体方式导入

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 播放卡通片《狮子王》,让学生很快进入卡通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以问题带出新课

1、什么是卡通?(答案很多:动画就是卡通;动画片中的动物就是卡通;小朋友喜欢的就是卡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非常好玩的就是卡通,等等,也有学生把个体称之为卡通) 教师小结:通常我们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这儿教师强调所有形象,即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

现在我们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以及电脑上的动漫都归纳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

2、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那些卡通画?为什么?(在学生讲地过程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图片)(这里学生过多的会回答是颜色、造型很漂亮;卡通片很好看,顺而喜欢主角;他的本事很大等。教师可指点学生怎样欣赏,从画面的整体到局部)

3、归纳出卡通画的造型特点(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答案来归纳)卡通画的造型特点:生动活泼、简洁、鲜明、夸张

4、简单了解现时卡通画的流行趋势(学生喜欢的卡通画大多为美国的、日本的),并激励学生树立对卡通画的爱好,以及我国弱势的卡通画,我们该做什么的问题

流行趋势:①.以美国卡通画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卡通画造型统称为国际式或美国式;②.自由式或独立式的欧洲卡通;③.以日本卡通为代表的日式动漫画,及影响周边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东方式卡通。

5、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资料(讲解,挑选,交换) 6、再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卡通画讲一下。

7、让学生临摹(在学生临摹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他学生的作品) 三、巡回指导 教师演示如何画卡通画 四、课堂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可编辑

.

9.对称的美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剪制蝴蝶,使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规律,感受对称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对美的感受力。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环视全体,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欣赏对称的形象(挂图)

目的:给学生初步印象。由学生总结出几幅图的组织形式上共同的特点是“对称”。 2. 板书:对称 三、 讲授新课: 1. 什么是对称:

(1)请学生根据对称的形象总结出对称的含义。

(2)教师小结:对称是指按一条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他的上下左右或周围配置大小、形状、颜色相同,方向相反的纹样,这样做成的图形就是对称。

(3)辨认对称与非对称图形。目的:加强学生对对称的理解。 (4)学生列举生活中对称的物象。 2. 对称的美感:

(1) 请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2) 教师小结:对称的物象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庄严、稳定的美感。 (3) 板书: 的美(补充完整课题)——规则、整齐、庄严、稳定。

(4) 欣赏:进一步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看书18页图片,投影片展示。 3. 剪制作业的方法: (1) 蝴蝶的总体认识:

颜色、花纹、外形左右对称(投影片展示) (2) 剪制方法: a.对折卡纸 b. 画剪外形 c.对折彩纸 d. 剪花纹

e.粘贴(要求一一对应) 4. 欣赏蝴蝶纹样,拓展思路 (1) 各组传看蝴蝶标本。

(2) 没传看到和看完的同学看书19页的蝴蝶。 (3) 出示学生作业。 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 每人剪贴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蝴蝶,要求外形、花纹、颜色均左右对称。 (2) 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用手中现有材料稍作加工,是蝴蝶会上下飞舞。

可编辑

.

10.那一刻的我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连续的动作。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教学难点:

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二、 展开活动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镜头1——跑步 镜头2——跳远

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

(被拍摄到的学生心情肯定很激动,何不安排个机会让他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呢。把他的激动传递给其它人。)

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除了摄影、摄像,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 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

①踢球——(根据相机中的踢球图片改变的蜡笔水粉画)人物动作的夸大,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②掷垒球——(主要人物及垒球使用了剪贴效果,富有立体感)饱满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鲜艳的色彩烘托出了欢快的气氛。

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同桌交换,评价练习,提出建议。 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延伸活动

1、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

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