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23:12: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各类园林用地的(地形)设计要求
园林地形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
建设工程中各单项工程之间大空间的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这是园林地形设计基本目标所在。
1.平地(坡度在3%以下):
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为避免水土流失及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面不宜延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设计成多面坡。平地坡度的大小,可视植被和铺装情况以及排水要求而定。
(l)用于种植的平地:如游人散步草坪的坡度可大些,介于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
(2)用于构筑物:坡度可小些,宜在0 3% -1.0%之间,但排水坡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
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其坡向和坡度大小视土壤、植被、铺装、工程措施、使用性质以及其他地形地物因素而定。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灵活性。
如用于种植;提供界面、视线和视点;塑造多级平台、围合空间等。当坡地坡角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时,为保持土体稳定,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如砌挡土墙、种植地被植物及堆叠自然山石等。
坡地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分为缓坡地、巾坡地、陡坡地、急坡地和悬崖陡坎等。
(1)缓坡地:坡度在3%-1%之间(坡角为2°-6°),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水体间的过渡类型,道路建筑布置均不受地形约束,可为人们活动场地和种植用地,如作为篮球场(坡度取3%-5%)、疏林草地(坡度取3%~6%)等。
(2)中坡地:坡度在10% -25%之间(坡角为6°- 14°)。在建筑区需要设台阶,建筑群布置受限制,通车道路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坡道过长时,可与台阶及平台交替转换,以增加舒适性和平立面变化。
(3)陡坡地:坡度在25%-50%之间(坡角为14°-26°)。道路与等高线应斜交,建筑群同置受较大限制。陡坡多位于山地处,作活动场比较困难,一般作为种植用地。25%-30%的坡度可种植草皮,25%-50%的坡度可种植树木。
(4)急坡地:坡度在50%-100%之间(坡角为26°-45°),是土壤自然安息角的极值范围。急坡地多位于土石结合的山地,一般用作种植林坡。 道路一般需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需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需作特殊处理。 (5)悬崖、陡坎:坡度100%,坡角在45°以上,已超出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一般位于土石或石山,种植需采取特殊措施(如挖鱼鳞坑修树池等)保持水土、涵养水分。道路及梯道布置均困难,工程措施投资大。 3、山地: 山地是地貌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织、景物的安排、天际线的变化和土方工程量等。园林山地多为土山,山地主要指土山。山地的设计要点: (1)山先麓,陡缓相间。山脚应缓慢升高,坡度要陡缓相间,山体表面是凸凹不平状,变化自然。 (2)歪走斜伸,遥迤连绵。山脊线呈“之”字形走向,曲折有致,起伏有度,逶迤连绵,顺乎自然。忌对称均衡。 (3)主次分明,互相呼应。主山宜高耸、宽厚,体量较大,变化较多;客山则奔放拱伏,呈余脉延伸之势。先立主位,后布辅从,比例应协调,关系要呼应,注意整体组合。忌孤山一座。 (4)左急右缓,勒放自如。山体坡面应有急有缓,等高线有疏密变化。 一般朝阳面和面向园内的坡面较缓,地形较为复杂;朝阴面和面向园外的坡面较陡,地形较为简单。 (5)丘陵相伴,虚实相生。山脚轮廊线应曲折圆润,柔顺自然。山臃必虚其腹,壑最宜幽深,虚实相生,丰富空间。 4、丘陵: 丘陵的坡度一般在10%-25%,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以内不需工程措施,高度也多在1 -3m变化,在人的视平线高度上下浮动。丘陵在地形设计中可视作土山的余脉,主山的配景、平地的外缘。 5、水体: 理水是地形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水体设计应选择低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园地制宜,因势利导。山水结合,相映成趣。在自然山水园林中,应呈山环水抱之势,动静交呈,相得益彰。配合运用园桥、汀步堤、岛等工程措施,使水体有聚散、开合、曲直、断续等变化。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满足功能的需要并与市政工程相协调。汀步、无护栏的园桥附近2.00m范围内的水深不大于0 05 m;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要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等要求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