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煤矿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5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优质参考文档

神 鹤 煤 矿 主 要 风 险 清 单 日期:2018年8月24日 八个方面 主要风险 1、矿井开拓、准备、生产和抽采煤量比例失调,造成采区、工作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2、不按采区设计组织施工,随意更改采区巷道,人为将一个采区划分为多个采区,规避“剃头下山”开采和采掘工作面个数限制。 3、相邻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未结束,强行沿空施工下一区段回采巷道。 4、煤层群开采上部煤层期间,未留足够的稳定时间,强行提前施工近距离下临近煤层回采巷道。 1. 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 2. 下山采区未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施工回采巷道 3. 人为减少回采巷道和掘进期间回风运输等系统巷道,相临采煤工作面之间共用巷道,掘进工作面之前随意施工联络巷,造成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4. 同一条回采巷道人为分多头进行施工或从相邻采区、相邻水平“借道”组织施工 5. 高瓦斯和煤与突出矿井的任一分析研判 1、我矿不存在矿井开拓、准备、生产和抽采煤量比例失调,造成采区、工作面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情况。有年度及三年生产计划。 2、我矿能够按照设计组织施工,不存在“剃头下山”开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采掘无 比配备工作面个数。 3、我矿不存在相邻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未结束,强行沿空施工下一区段回采巷道。 4、我矿不存在煤层群开采上部煤层期间,未留有足够的稳定时间,强行提前施工近距离下临近煤层回采巷道情况。 1、我矿不存在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情况。 2、我矿采区通风系统完整,各工作面均有独立通风系统。 3、我矿不存在人为减少回采巷道和掘进期间回风、运输等系统巷道的情况。相临采煤工作面之间无共用巷道现象。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生产接续计划,无随意施工的联络巷。通风系统完善、可靠。 4、我矿不存在同一条回采巷道人为分多头进行施工或从相邻采区、相邻水平“借道”组织施工。 5、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任一采(1)、-180m标高11#层采煤工作面存在顶板破碎,造成工作面硬帮片帮、抽顶风险。(2)、-164m11#层左部区机道掘进一队工作面支护未满足要求,顶板离层、造成冒顶落、片帮风险。 (3)、-159m11#层左部区风道掘进三队工作面支护未满足要求,顶板离层、易造成冒顶落、片帮风险。 突出问题 针对性措施 采掘接替 严格按审批的作业规程施工。 主要生产安全系统 (1)采煤队做好超前护顶工作,严防抽漏顶,严禁空顶作业。上下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工作面硬帮单体支柱必须栓牢防倒绳,防止倒柱发生。 (2)-164m11#层左部区机道掘进一队注意好顶板变化,提前敲帮问顶;确保使用好临时支护,加强顶板管理,打好超前穿楔,确保支护。 (3)-159m11#层左部区风道掘进三队注意好顶板变化,提前敲帮问顶;确保使用好临时支护,加强顶板管理,打好超前穿楔,确保支护。 (4)采煤队泵站乳化液配比要满足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八个方面 主要风险 采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 6. 采煤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辅助通风 7. 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需要等。 1. 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实时上传数据 2. 安全监控设备不进行定期调校、测试 3. 安全监控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不能实现报警、断电等功能 4. 甲烷传感器未定期进行调校,未使用空气气样和标准气样在设备设置地点进行调校,调校时间不符合规定 5. 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未定期测试,测试程序不符合要求 6. 安全监控设备不具备故障闭锁功能 7. 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图纸资料不全、不及时更新等。 8. 安全监管系统改造升级期间,新系统尚未完成升级,原有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 分析研判 区、开采容易自燃煤层、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未设置专用回风巷; 我矿巷道布置合理,不存在上述情况。 6、我矿采煤工作面不存在使用局部通风机辅助通风的现象。井下通风设施符合标准,可以满足通风需要。 7、我矿采煤工作面不存在使用局部通风机辅助通风的现象。井下通风设施符合标准,可以满足通风需要。 突出问题 (4)、采煤队泵压达不到要求,支撑强度不够,易造成工作面集中下沉,支护失效。 (5)由于采动影响,有可能造成通风设施压裂损坏等风险。 针对性措施 要求,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压力表达不到要求时立即通知作业人员。 (5)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保障通风设施完整可靠,确保井下通风量满足要求。 安全监管系统运行 1. 人员定位系统分站或读卡器失效,造成信息不能上传,不能显示人员轨迹,禁止区域不显示报警功能。 2. 我矿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期对监测监控设备进行调校、测试。 3. 我矿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AQ-1029行业标准安设监测监控传感器,并定期调试、维护、维修。确保传感器灵敏可靠。 巷修时监控小线容易被4. 我矿甲烷传感器15天调校一次,均使砸坏 用空气气样和标准气样在设备设置地点进行调校,调校时间符合规定; 5. 我矿井下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每15天测试一次,测试程序符合要求; 6. 我矿安全监控设备具备故障闭锁功能。 7. 我矿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图纸资料齐全、按规定定期更新进展。我矿监测系统已更新完成,运行稳定。 8. 我矿监控系统已经升级完毕。 每天有三线人员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排查,发现异常信号不能上传及不显示人员轨迹、报警等功能立即处理。 优质参考文档

优质参考文档

八个方面 主要风险 1. 矿井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治理相关机构和人员不健全 2. 人为减少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相关巷道工程、钻孔工程,人为缩减瓦斯抽采时间,边掘边抽、边采边抽,甚至不具备条件强行组织采掘施工 3. 瓦斯检查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瓦斯超限没有采取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四项措施 4. 埋深大于700m的突出煤层或煤巷条带位于开采应力集中区,采用在本巷道施工顺煤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5.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未查明组织生产建设 6.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不落实 7. 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在应力集中区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进行采掘作业等 1. 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两个关键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2.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部门、各岗位责任制内容不符合要求 3. 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内容不符合矿井实际 分析研判 1. 我矿已成立各类灾害治理责任人组织机构,人员健全。无冲击地压危险。 2. 瓦斯治理:我矿目前采掘涉及的煤层为11#煤层。上述煤层采、掘期间瓦斯涌出量均小于《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作业期间可以不进行瓦斯抽采,依靠风排治理瓦斯。我矿抽采系统健全,抽采管路已接至工作面回风上山处,如出现采空区顶板垮落、周期来压等情况导致瓦斯涌出异常,可以立即使用抽采系统进行治理。 3. 我矿瓦斯检查制度完善,并严格落实执无 行,如出现瓦斯超限,立即停电撤人,并追究责任,如有必要停产整改。 4. 我矿非突出矿井、现采掘的11号煤层埋深小于700m,煤巷条带不在开采应力集中区,在邻矿非突出煤层。 5. 我矿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井田范围内的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已查明。 6. 我矿目前采、掘作业涉及的11号煤层经鉴定为自燃煤层。并已制定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并严格落实执行。 7. 不涉及该项内容。 1. 我矿矿长王天军和总工程师王宗福“两个关键人”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我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各部门、无 各岗位责任制内容符合要求。 3. 我矿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内容符合矿井实际。 突出问题 针对性措施 重大灾害治理 严格按作业规程施工。本区11号煤层所赋存的煤层因Fc断层影响兴安矿未开采,属于原始煤层,不存在大矿旧区、旧巷。无其它邻区、邻层及邻近的巷道。本区破裂线内无其它小井。煤层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为4m。老顶为中细砂岩,厚度为21m。底板为凝灰质细砂岩及页岩。距下部17-1号煤层60-70m。-180标高11#层采煤工作面、左部区11#层采煤工作面、-189标高11#层采煤工作面实际掘送过程中伪顶已经不存在,直接顶为细砂岩,老顶为中细砂岩,根据邻区回采实见,初采期间原始顶板易冒落,无需人工挑顶,初采过后,顶板松散破碎易冒落,也无需人工挑顶,不存在坚硬顶板,本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史,无冲击地压危险性。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严格执行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安全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度。 优质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