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作业及答案[全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4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案例一:生物课上,安妮在学习人体的骨骼系统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她能够很容易地记住一些骨头的名字,比如髋骨和鼻骨,但在记忆某些骨头时就非常地费劲,比如肱骨、尺骨、桡骨,以及腓骨、胫骨和跗骨、髌骨。尽管安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按序背诵并默写这些骨头,并且准备了一幅骨骼分布图,在一张纸上写下每块骨头的名字。但在复述时,安妮还是经常“卡壳”,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安妮非常害怕考卷中会出现与此有关的题目。 (1)为什么有些骨头的名字比另外一些骨头的名字要更容易识记? 此处主要体现了记忆的“形象联想法”的特点,有些骨头的名字如“鼻骨”,鼻子是人类非常熟悉的自身解剖部位,给人印象深刻,几乎难以忘记。而某些骨骼的名字则比较抽象,且日常生活中难以产生联系,难以产生深刻的长时记忆,故容易混淆和遗忘。 (2)安妮学习骨头名字的策略哪些是有效的? 1、花费大量时间。此种方法体现了机械学习的需要反复强化的特点,是行之有效的。 2、按序背诵并默写。此处是学习的精加工策略之一的体现,按照人体的解剖结构和位置关系将骨骼排序,这样可以加深记忆。 3、准备骨骼分布图并写下骨头的名字。此种方法也体现了学习的精加工策略的一种,即“记卡片策略”。精加工策

略是指加强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对深层次意义的理解,或者是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具体包括:(1)形象联想法;(2)谐音联想法;(3)首字连词法(4)记卡片策略。 (3)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策略来学习这些知识?

1、有针对性地及时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发现,遗忘具有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特点。因此,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可见放弃课后复习只在考前突击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应按照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反复复习以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的程度。针对部分预习、听课、复习后还未理解、搞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请教教师、同学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弄清楚、搞明白,力争不留死角。千万不可将其放在一边,不闻不问,随着不明白内容的积累,必然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打击学习、学好人体解剖学的自信心。 2、使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1.尝试回忆法又称过电影法,即在课后,利用课间、饭前、饭后、睡前等闲暇时间,将教师讲过的知识点,按照上课时教师的板书提纲或教材的纲目结构,在头

脑中“再现”一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没有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查看笔记、教材等方法及时给予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将使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文图物结合法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繁杂,理论知识不好掌握的特点,若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效果将不尽如人意。为达到较快、较好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目的,在课后复习中应具体做到将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挂图或解剖学图谱,物是指解剖实验室的标本或模型等。在解剖学的课后复习中,学生应将三者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的文字描述来指导观看标本或模型,辨认与理解标本结构在体内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各器官、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当遇到按照理论叙述在标本上难以确认的结构时,可对照插图或解剖图谱的标注加以确认,通过对图、物所示结构的观察,掌握其特征,进而加深对教材中理论叙述部分的理解和记忆。 3.根据复习内容恰当运用记忆方法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多、内容、部分教学内容枯躁、抽象、难懂易忘,导致学生复习负担重、记忆难度大。因此,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恰当运用记忆方法,可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凌乱为有序、变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