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76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21: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篇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差错与遗漏产生的原因。

(1)编表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2)由于国际收支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统计的资料与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所搜集到的资料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3)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体所进行的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经济活动,当事主体不可能主动申报,相关的统计部门也难以搜集和统计到准确的数据。(4)存在统计误差。 经常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经常账户又被称为经常项目,是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的项目。通过此项目形成的外汇收入,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的外汇,所以,该项目又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货物、服务、收益和转移四个子项目。(1)货物。也曾被译为商品,是反映一国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又称有形贸易交易规模的项目。(2)服务。也曾被译为劳务,是指一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该国居民利用非居民提供的服务。(3)收入。又译为收益,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的外汇收入与支出。(4)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面转移,是指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的过程中,无对等的经济交易同时发生的国际间的资金流动。 金融项目的构成与作用。

金融账户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主要部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项目。

按照投资类型,亦即功能,主要确定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部分,并将这两种形式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统统归类于其他投资。

(1)直接投资包括分别反映投资人的原始的股本投入和撤回的净额及由直接投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人所得收益的再投资的状况。

(2)从资本流动的方向看,包括本国居民购买国外证券金融资产和外国的非居民向本国居民出售其原先持有的本国的证券金融资产而形成的本国金融账户下的外汇流出,或反之而形成的外汇流入。

(3)在其他投资项目也是先按照由债权债务关系决定的资产和负债来分类,并在资产负债项下,按照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共四项来分类。

分析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1)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2)经常账户差额。也常被称为经常项目差额,是指经常账户所包括的全部项目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当其为顺差时,实际上反映的是由于本国真实资源的流出大于他国真实资源的流入而形成的净外汇收入,也是当期本国让渡给他国的可支配本国物质资源的程度;反之,当其为逆差时,反映的是本国通过增加负债或动用外汇储备而增加的当期对他国真实物质资源的支配程度。(3)金融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有金融项目,也就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暂时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4)国际收支差额是反映一国除货币当局以外所进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而形成的外汇收入和支出的对比。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本国货比是否可兑换 国际结算的安排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1. 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

2. 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未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 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2. 确立美元黄金本位制。

3.实行固定汇率制。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允许后才可升值或贬值,波动幅度为1%。 4.通过约束成员国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促进各国货币的可兑换和国际多边支付体系的建立。 5.协助成员国缓解国际收支平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

1. 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性,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比,导致国际清偿能力供应和美

元两者不可兼得的矛盾,即克里芬难题。

2. 其次,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币值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过于依赖国内政策手段。

3. 再次,这种货币制度下,外汇投资具有手艺和风险不对称性,从而会在特定时期引起巨大的投机防潮,

4. 最后,这种货比制度赋予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可直接用美元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而其它国家则要通过减少进口、增加外债等手段来弥

补国际收支逆差。 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措施:

1. 稳定黄金价格 2.《巴塞尔协定》 3.黄金总库 4.借款总安排 5.货币互换协定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运行):

1. 储备货币多元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

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其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

2. 汇率安排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不同的汇率制度各有优劣,各国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

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做出权衡。

3. 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在调节国际收支的国际合作上,牙买加体系基本上继续保持了原布雷顿体系中所建立起爱的合作机制,并且在

此基础上,由于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使得一些国家可以将汇率政策也纳入国际收支有效的调节措施中,使调节国际收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更有利于化解国际收支的危机。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创立欧洲货币单位,成为欧共体的结算工具、储备资产和中心汇率的确定依据;实行以两个中心汇率为核心。汇率对内固定、对外联合浮动的汇率机制;建立欧洲货币基金以稳定汇率。 欧元正式启动后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

首先,对美元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主导地位直接提出了挑战。欧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元地位的“纠偏”。而且欧元和美元的竞争关系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其次,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提出挑战。 再次,对传统国家主权提出挑战。最后,对地区和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制度

外汇构成的三要素:

1.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2.可兑换性 3.以真实交易为基础 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及其作用原理:

国际收支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着一过汇率的波动。其直接反应着该国外汇市场外汇供应的变化情况。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使外汇供给相应增加,外汇价格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反之亦然。

通货膨胀的高低,实际上反映着该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而汇率则是其国际购买力的反映。通货膨胀状况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反映,所以通货膨胀状况直接对一国外汇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

一国利率变化,同时对该国的外汇市场的外汇供应产生影响。提高利率,可以吸引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从而增加本国外汇市场的外汇供应,同时高利率减少本国货比的供应量,从而产生了抑制外汇需求的效果。

一国GDP增长幅度过快时,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汇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的良好表现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比的吸引力,从而促使该国货比汇率提高,反之亦然。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反之下跌。 GDP增长率对汇率的影响:

1.一国GDP增长率的提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这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2.如果该国时出口导向型经济,则GDP的增长表现为生产了更多出口产品,而出口的增长带来的外汇收入又会弥补进口增加带来的外汇支出的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3.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可能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可以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从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 实施外汇管制的利弊:

利:实施外汇管制可使该国限制进口商品,从而有利于防止贸易收支恶化;限制资金外流,并把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控制在政府手中;并且可以控制对外贸易,把本国经济同外国经济隔离开来,使本国经济免收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并达到保护民族工业,保护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谋求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均衡的目的。 弊:

外汇管制的措施:

1. 贸易外汇的管制。2.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3.对资本输出入的外汇管制 4.对汇率的管制。——复汇率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特征:

(1) 浮动汇率制,实行人名币浮动汇率机制意味着人名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和固定汇率制相比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浮动汇率意味着利

率水平不再是由人为的方法来解决,而是由市场供求决定。

(2) 有管理的汇率,实行人名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对人民币汇率采取适当的干预机制,其目的是避免人名币

汇率短期的投机性波动,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保证汇率在宏观经济目标范围内平稳运行。

实行人名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意味着我国取消外汇支出的审批制,标志着我国我国外汇资源的分配向着市场方式的转变;同时取消对外汇支付的管制满足IMF对成员国的要求,为加入WTO扫清障碍;其次,人名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可以把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并且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用汇和外汇不平衡企业会出利润的限制,允许他们根据核定的外汇结算账户的限额保留一部分现汇。

第四章 国际金融机构

从根本上讲,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及各种矛盾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显现,以及矛盾的激化可能导致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倒退,以及由此可能给各国带来的严重损失,直接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其出现是为了适应包括贸易和投资在内的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而产生的超国家金融调节的需要。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1.国际金融市场通过金融资产价格促进了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

2.为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场所。 3.有利于各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欧洲货币市场概念的理解:

第一,欧洲货币也就是境外货币,但其不等于外汇的概念。第二,欧洲货币市场的欧洲已经不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即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运用境外货比进行交易的市场。第三,欧洲货币市场上的欧洲银行,是泛指从事境外货币借贷的银行。

第六章 国际信贷

国际银行同业拆借的基本特点:

1. 交易对象主要以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这种即时可用资金为主。 2. 从期限角度分析,最短期限可为一天,一般不超过6个月。

3. 从数量角度分析,每笔交易的数额比较大,至少在10万美元以上,典型的银行间借贷以100万美元为一个交易单位。因此又被称为批发

业务。

4. 从利率角度分析,各个银行间各种期限的贷款所形成的利率水平往往就成为这种货币相应期限的基础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