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重庆市高三适应性月考(六)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3:23: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届重庆市高三适应性月考(六)理综化学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反应

B. 卤水煮豆腐是 Mg 2+ 、 Ca 2+ 等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的过程 C. 用热纯碱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如机油、润滑油等) D. 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保护环境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能增强溶液的漂白能力

B. 室温下,向冰醋酸中加入少量水稀释,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1molSO 2 与足量的 O 2 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个

3. 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图表示:

荧光染料分子获取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后释放出荧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6种 B. 苯酚上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C. 荧光棒发光过程涉及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D. 二苯基草酸酯与草酸(

4. 短周期元素A、B. 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W均能与Y反应,A、C、D的原子序数及0.1mol/LX、

)互为同系物

Z、 W溶液的pH如图所示(已知1g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简单离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小的 B. B与D两种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D D. Z的盐溶液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5.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p

6.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 2 CO 3 和 Na 2 SO 3 溶液的 pH ,前者 pH 比后者的大 作金属性: S > C B 向 CH 2 = CHCH 2 OH 中滴加酸性 KMnO 4 溶液,紫红色褪色 CH 2 =CHCH 2 OH 中含有碳碳双键 C 将0. 1mol·L -1 MgSO 4 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1 CuSO 4 溶液,沉淀变为浅蓝色 同温下, K sp [Mg(OH) 2 ]> K sp [Cu(OH) 2 ] D 将某化合物在酒精灯上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 该化合物一定是钾盐

A. A B. B C. C D. D

7. “电芬顿法”除去水体里有机污染物的原理如图所示,发生电芬顿反应:Fe 2+ +H 2 O 2 == Fe 3+ +OH - +·OH,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降解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

B. 阴极上O 2 、Fe 3+ 、H 2 O 2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 阳极上发生电极反应:H 2 O-e - ==?OH+H +

D. 常温常压下,消耗22.4LO 2 ,可以产生4mol·OH

8. 常温下,用0.10 mol·L -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 mol·L -1 HA溶液和HB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a(HA)=10 -10.8

B. 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 - )+c(OH - )

C. 当滴定分别消耗l0mLNaOH 溶液时:c(B - )-c(A - )=c(HA)-c(HB)

D. 当滴定分别消耗20mLNaOH溶液时,将二种溶液混合:c(Na + )>c(B - )>c(A - )>c(H + )

二、填空题

9.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其正极废料的主要成分是LiCoO 2 、铝、炭黑及其他杂质,回收利用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溶液A”中主要金属离子是Co 2+ 、Li + ,还含有少量Fe 3+ 、Al 3+ 、Cu 2+ 。 (1)写出步骤①中溶解铝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固体X到粗铝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②加入H 2 SO 4 和物质Y,物质Y可能为 ________ (填序号)。 a.KMnO 4 溶液 b.稀硝酸溶液 c. H 2 O 2 溶液

写出步骤②中LiCoO 2 固体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表明溶液A中各种金属离子的沉淀虑随pH的变化如下图,现向溶液A中加入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