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前教育春季高考幼儿心理学习题集—王振宇版(部分)——练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8:39: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论述儿童心理如何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理论,简称发展理论。 2.心理的实质: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

3.社会取向:从社会取向来看,儿童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因素,包括特定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还包括儿童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 4.质变:(心理)就是指心理的结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全过程的资料来自 观察 和 实验 。

2.任何一个学术流派都只能反映在自己的 研究取向 和 研究范围 的认识成果。 3.学习发展理论,首先要把握理论的 核心概念 ,理论的 本质 和 发展沿革 ,发掘理论的价值,寻找它们之间的 内部联系 。 4.心理的实质就是从 心理学 的角度揭示人的 本质 。 5.机械论把人看作是一部 机器 ,只有受到外力才能运动。

6.机体论认为,生命是一个 整体 ,具有内在活动和 自我调节 的功能。

7.机械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就是对刺激的反应量,如 反应次数 、 反应速度 、 加工容量 不断增加,并不涉及质的变化。

8.机体论认为发展包括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而质变是指心理的 结构 和 组织 发生了变化。

9.如今,在遗传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两者是 相互作用 的。 三、选择

1.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认识儿童的( A )。 A.重点 B.终点 C.出发点 D.中点

2.没有观察和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任何理论都是( D )。 A.童话 B.神话 C.箴言 D.谎言

3.机械论把儿童当做一个容器,反映在教学中就是( A )。 A.满堂灌 B.启发式 C.开放课堂 D.预设课堂 4.儿童使用的心理工具是( D )。 A.玩具 B.动作 C.哭泣 D.语言 四、判断

1.在幼儿园里研究幼儿的行为,局势一种社会取向。( N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机体论认为,刺激对人的心理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 N )

3.在遗传和环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学术届的认识重点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钟摆现象。( Y ) 五、简答

1.机械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机械论的儿童心理观点认为,儿童是一块原料,可以被成人的愿望或环境的因素任意地塑造;或认为儿童是一个容器,外部的知识可以通过灌输注入。

机械论还强调外部环境、外部刺激对认得心理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对刺激的反应量,如反应次数、反应速度、加工容量不断增加,并不涉及质的变化。 2.机体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机体论认为人的本质是活动的、有组织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反映在儿童心理的问题上,则认为儿童能在活动中主动地根据经验建构知识。

机体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不仅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就是指心理的机构和组织发生了变化。 3.什么是遗传决定论?

答:发展理论中认为遗传是主导心理发展的内容动力。 4.什么是环境决定论?

答:认为环境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教育条件造就不同的儿童。离开了环境的作用,就谈不上儿童心理的发展。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第二节 成熟学说

一、名词解释

1.成熟学说:强调基本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 2.准备状态 二、填空

1.格塞尔认为, 基因 的成熟顺序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成熟学说认为,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成熟 。 3.成熟学说认为,学习的最终效果,取决于 成熟 。

4.发展具有方向性,即 由上而下 、 由中心向边缘 、 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 发展。 5.婴儿出生时带有 天然进度表 ,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成果。 6.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就是说,在孩子尚未成熟时,要 耐心等待 。 三、选择

1.格塞尔认为,儿童的成熟是由( )决定的。

A.大脑 B.皮层 C.基因 D.细胞

2.行为周期的完成,最终使儿童心理达到良好的( )。 A.结合 B.水平 C.局面 D.平衡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四、判断

1.成熟学说非常重视基因程序对成熟的作用,也就是强调生理对心理的基础作用。( Y ) 2.对于成熟学说来说,基因程序是决定性的,教育是次要的。( Y ) 3.双生子实验室格塞尔学说的重要实验依据。( Y ) 4.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也能推动发展。( N ) 5.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呈直线状的,而是呈圆弧状。( N ) 6.体罚可以加速儿童发展,达到家长预设的目标。( N ) 7.成熟规律具有固有的智慧和力量。( N )

8.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孩子确立发展的阶段和目标。( N ) 五、简答

1.儿童心理发展的波动性对教育实践有哪些启示?

答:格塞尔揭示的行为周期,为父母和教师客观理解儿童行为的阶段特征和采取正确对待的方法提出了要求。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时,对他们应要求严格些;而当他们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时,应现实地看待他们的表现,耐心地等待他们度过这一阶段,不要急躁,不要肆意惩罚,避免伤害他们。 2.格塞尔学派对家长的忠告有哪些?

答:(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第三节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是反射。所谓刺激,是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的任何变化;而反应则是由刺激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用符号表示就是:S-R,其中S是刺激的缩写,R是反应的缩写。反射是构成反应系统的基本单位。

2.刺激:所谓刺激,是外部环境或身体内部的任何变化。 3.反应:反应则是由刺激引起的肌肉和腺体的变化。

4.操作行为:当动物或人在主动发出一个行为后,如果能得到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发生的次数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就会增加。这种行为就叫操作行为。

5.强化:所谓强化,就是对一个行为的肯定或奖励。

6.正强化:是在规范行为发生后给予肯定或奖励,促使行为再次发生。

7.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当规范行为不出现时,就不予奖励,以促进规范行为的再次发生。 8.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强化的学习,叫做观察学习。这种学习不需要儿童自己直接作出反应,也不需要自己体验强化。

9.运动复现:儿童将头脑里保存的视觉表象或符号,运动的行为表现出来。最初的运动表现可能不太准确但经过练习和调整,就能变得越来越准确。 二、填空

1.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研究 外部行为 的科学。人与动物的心理并没有本质区别。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华生 、 斯金纳 和 班杜拉 。 3.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用来 适应环境 的反应系统。 4.反应系统是由 刺激 和 反应 联结而成的。

5.华生认为,习惯就是 一系列反射的联结就构成了人的 。 6.斯金纳认为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 。 7.操作行为的获得,关键是需要 强化 。

8.华生认为,影响儿童习惯形成的因素,第一是 年龄 ,第二是 练习的分配 。 9.强化分 正强化或积极强化 和 负强化或消极强化 。 10.斯金纳认为, 强化 是推进习惯形成和巩固的唯一措施。 11.一种行为不再得到强化,就会慢慢 消退 。

12.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强化而习得行为的学习,叫作 观察学习 。

13.观察学习包括 注意 、 保持 、 运动复现 以及 强化和动机 四个过程。 三、选择

1.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称为( D )。 A.神经系统 B.反射弧 C.腺体 D.反射 2.反射是构成反应系统的( C )。 A.基础 B.因素 C.基本单位 D.核心

3.斯金纳认为,( D )是比应答行为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分享行为 D.操作行为

4.班都拉认为,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经过( A ),也能学习新行为。 A.强化 B.实践 C.体验 D.复现 四、判断

1.行为主义认为,研究人与研究小白鼠是一回事。( Y )

2.行为主义认为,S—R就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 Y ) 3.肌肉活动是对刺激的反应,腺体活动不属于反应。( Y ) 4.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能得到强化,行为就可能再次发生。( ) 5.分散学习效果比集中学习效果好。( N )

6.行为发生后给予奖励是正强化,行为发生后给予批评,就是负强化。( N ) 7惩罚属于负强化。( N )

8.通过观察学到的行为并不一定全都表现出来。( Y )

2015年11月27日星期五

第四节 认知发展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客体永久性:在5-6个月之前的婴儿面前放一个物品,他们会伸手去抓;但当物品离开视线后,他们并不寻找。6-8个月期间,婴儿开始寻找脱离他们视线以外的物品。这表明他们的头脑中,保留着隐去物品的表象。

2.延迟模仿:即能模仿出早先观察到的动作。

3.象征性游戏:即用一个物体去替代另一个物体,或自己假装成两一个角色;能用笔涂出一个自己加以命名的对象等。

4.不守恒: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当外部物体的形态、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后,儿童就会认为物体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5.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或观点上的现象。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外部行为上,也表现在儿童的语言、表象和逻辑中。 二、填空

1.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必要 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成熟不行,但光有成熟不足以推动发展。

2.经验是通过与 外部环境 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3.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指 语言 和 教育 的影响。

4.语言是个人思维和表达的 工具 ,也是 文化 的载体。

5.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平衡化 ,它是 认知机构 的固有功能。 6.认知结构的调整,就是不断追求 平衡化的自动调节 的过程。

7.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表明儿童出现了 直觉行为思维 。

8当一个物体脱离了儿童的视线,儿童依然在寻找,说明他已经具备了 客体永久性 。 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出现一系列以 表象 为工具的思维活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最典型的思维特点是 不守恒 。 11.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 自我中心 。

12.思维的自我中心反映在幼儿分不清自我与 客体 的界限,分不清想象与 现实 的关系。 13.在人的一生中,不断解除 自我中心 是认知的发展任务。 三、选择

1.幼儿通过玩石子发现无论怎么排列,数量都不变。这是一种( D )经验。 A.动作 B.物理 C.直觉 D.数理逻辑

2.当物体的排列形式发生变化后,儿童认为物体的数量没有变化,这叫作( B )。 A.不守恒 B.守恒 C.可逆性 D.自我中心 3.在道德判断中,幼儿注重行为的( B )。 A.原因 B.动机 C.结果 D.分享

4.10岁以前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处在( C )阶段,也就是以外在的标准作为评判标准。 A.自律 B.具体运算 C.他律 D.前运算 四、判断

1.皮亚杰认为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Y )

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数理逻辑经验。( N ) 3.语言和教育只有被儿童的认知结构所接受,才起作用。( Y ) 4.儿童出现智慧动作,标志着逻辑思维的萌芽。( N )

5.儿童认识中的不守恒,表明他们的思维受到知觉形象的束缚。( Y ) 6.幼儿评判谎言的大小不是看说谎的动机,而是看与真实之间的距离。( N ) 五、简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包括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6、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

第五节 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学说 一、名词解释

1.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2.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

二、填空

1.低级心理机能是指 感觉 、 知觉 、 不随意注意 、 形象记忆 、 情绪 、 冲动性意志 、 直观的动作思维 等。

2.高级心理机能是指 观察 、 随意注意 、 词的逻辑记忆 、 抽象思维 、 高级情感 、 预见性意志 等。 4.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质的变化,使人完全脱离了动物界。( N ) 5.幼儿园的教学处在自发型与反应型之间。( Y ) 6.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学习是有最佳时期的。( N ) 7.儿童的发展,最本质的是发展学习能力。( N )个性 五、简答

3.从反映水平看,低级心理机能是 感性的 、 形象的 、 具体的 ,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1.低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

概括的 、 抽象的 。

4.就实现过程来看,低级心理机能是 直接的 ,不需要 语言 作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间接的 ,必须由 语言 作为中介。

5.就起源而言,低级心理机能是 种系发展 的产物,是 自然发展 的产物;高级心理机能则是 人际交往 的产物,受 社会规律 所制约。 6.低级心理机能伴随着 神经系统 的发展而发展,高级心理机能则是在 人际交往活动 的过程中发展的。

7.维果茨基认为,对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的心理发展既包括 种系的发展 的成分,也包括 历史发展 的成分。

8.维果茨基认为, 是发展的源泉。

9.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可能发展水平称作 最近发展区 。

10.维果茨基认为,3岁前的儿童是按照“ 自己的大纲 ”进行学习的,这种类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 自发 性,称为 自发型 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处在 自发型 与 反应型 之间,可称为 自发-反应型 教学。

11.维果茨基认为,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 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 ”换变为“ 按教师的大纲学习 ”,进而再发展为“ 按自己的大纲学习 ”。 三、选择

1.低级心理机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复杂的低级技能如( C )。 A.情绪记忆 B.动作思维 C.象征性游戏 D.自我中心

2.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比动物的心理复杂,就是因为使用了( D )这一重要的心理工具。 A.表象 B.判断推理 C.人际关系 D.语言 3.最近发展区是一个(D)的概念。 A.平衡 B.静止 C.重复 D.动态 四、判断

1.高级心理机能必须使用心理工具,如语言。( Y ) 2.没有人际交往就没有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Y ) 3.个体的心理发展即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N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1)这些心理机能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外部事物引起的;(2)就反映水平而言,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都是直接的、不需要语言作为中介的;(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们都受生物学的规律所支配;(5)它们是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 2.高级心理机能有哪些特性?

答:(1)这些机能都是随意的、主动的、由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2)就它们

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这些所有高级的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参与;(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由语言作为中介的工具;(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第六节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的发展观点

一、名词解释 年龄特征:是与年龄相适应的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

1.1982年,陈鹤琴题词“ 一切为儿童 、 一切为教育 、 一切为四化 ”,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2.陈鹤琴认为,“游戏可以给小孩子 快乐 、 经验 、 学识 、思想和健康”。 3.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其真正的意义,应当在于社会的 组织性 的活动的建立。” 4.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教育,首先是养成儿童“ 做人的习惯 ”。 5.陈鹤琴认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包括 游戏 、 艺术 和 阅读 三大类。

6.朱智慧贤认为,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 环境 和 教育 ,才能转变为发展的事实。

7.朱智贤认为,儿童发展不是由外因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进行的,而是由 内因 的某些外部因素,主要是 教育 决定的。

8.儿童心理发展,经历着一系列由 量变 到 质变 的过程。 9.儿童心理的质变,就是 年龄特征 的变化。

10.朱智贤认为,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强调 整体发展 的研究。 三、判断

1.陈鹤琴认为儿童与成人有七个方面是不一样的。( N ) 2.儿童的好动是学习的结果。( N ) 3.好奇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动力。( Y ) 4.游戏是幼儿的工作。( N ) 5.儿童游戏是顽皮的表现。( N )

6.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助人和合作能力。( Y )

7.陈鹤琴认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阅读至关重要。( N ) 8.朱智贤认为,教育是决定性的外部因素。( N ) 四、简答

陈鹤琴认为儿童在哪些方面与成人不一样?

答: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合群心、情绪性、环境要求。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