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L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9:34: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UML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作者:马先波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21期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实现对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搭建管理平台,实现对参与实习师生的管理与指导。该文在对顶岗实习流程及实习任务分析基础上,运用UML建模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建模与设计建模,并提出了系统框架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顶岗实习;UML;建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694-02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Students Internship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UML MA Xian-bo

(Rizhao Polytechnic,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 Internship is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Internship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need to build management platform with network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volved in internships and guidance. Internship in the paper in the process and practical tas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use of UML model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system modeling and design modeling, and the system framework and solutions.

Key words:internship; uml; modeling; systems analysis; systems design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完善“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作为学生同时又是企业员工,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生实习比较分散而且远离学校,教师不能与实习学生直接交流,学生在心理、工作、人际关系处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方面产生的问题教师不能及时帮助解决,甚至存在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管理不到位、实习生放任自流的现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补充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有效提高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和水平。 1 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深入描述顶岗实习目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定义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实习学生、指导教师、企业为核心,以实习工作流程和实习任务为内容,采用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建模。

顶岗实习系统的使用者有系统管理员、院部管理员、企业管理员、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等六个用户,系统能够实现对参加实习的学生、指导教师、合作企业进行管理,并可以实现实习指导教师的分配、实习岗位的分配等内容。系统实现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提交顶岗实习申请、填写实习工作计划日程表、填写实习日志、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师生交流论坛等,并可以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相互评价。系统另一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管理,主要包括提交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题目、填写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计划、提交毕业论文并组织答辩,并能够和指导教师实现及时信息交互。实习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提交毕业论文答辩申请,并提交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组织答辩并录入答辩记录和答辩成绩。企业指导教师可以进行实习岗位分配、实习测评管理、意见反馈,并填写实习指导记录。院部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实习情况统计,对申请实习的学生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企业,统计实习测评情况、统计论文答辩情况、分析实习成绩和论文成绩等,指导教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实习情况统计、统计论文答辩情况和成绩报送等。系统还要实现对用户的管理、权限设置、工作流程设置等。

对系统需求分析归纳总结,识别参与者并以参与者的角度归纳系统需求特性。对需求特性进行合并归纳,得到系统用例模型如图1所示。用例模型的描述需要进一步对每一个用例进行详细的用例规约描述,包括用例名称、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基本事件流、扩展事件流等,并形成文档。

2 系统设计与建模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并能够比较容易地转换成代码。本系统采用MVC架构下的三层结构体系,对分析阶段的模型进行细化,并且定义除实体类之外的边界类和控制类,共同构建系统模型。

在系统分析建模中,重点分析了与问题描述域和系统功能相关的对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把系统的类对象分为实习管理和毕业设计管理两大类,利用动名词的方法发现类,然后决定候选类,并分析得到系统类如下:学生类(I_Student)、实习指导教师类(I_Teacher)、实习计划(I_Plan)、实习日志(I_Log)、实习报告(I_Report)、实习指导记录(I_ GuidingRecords)、实习情况表(I_T_S_List)、实习岗位(I_ Post)、实习成绩(I_Score)、毕业设计(G_Design)、毕业论文(G_ Paper)、毕业论文成绩(G_Score)等。

这些类之间我们可以用关联关系作简要表达,对每个类的职责进行简要的分析得到系统类图如图2所示。在图中每条有直接多重性关联的线上已标示出多重性,这为以后编程中提供了更好的关联参考价值,并为类在整个开发中的统一性奠定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完成系统对象和对性之间的静态结构后,下一步重点描述系统对象及其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些情况可以使用UML的动态模型中的交互图进行描述。在系统的动态建模过程中,系统中对象之间通过消息机制来进行交互,交互图是指实现某个目标,而在一组对象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组消息所表示的行为。交互图可以应用在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中,在分析模型中交互图侧重于分析类的职责分配和交互路程,而设计模型中交互图侧重于设计类的引入和实际方法的调用与流程控制。系统以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实习情况为例进行交互图建模,首先确定交互的对象有指导教师、登录页面、实习日志、实习报告、成绩录入存储等,然后确定各对象之间的消息交互流程,并可选择性地利用交互片段、迭代及监护条件等来表示循环和分支,建立起系统动态视图,如图3所示。

3 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

在完成顶岗实习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后,基本上形成了系统的逻辑数据处理流程,系统总体上对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及存储操作,需要按照三层体系结构进行架构,分为浏览器层、逻辑处理层、数据管理层。系统开发建议采用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技术,底层数据管理采用安全性较好、稳定的MS SQL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JAVABEAN对象组件完成对后台数据库服务的访问。

基于UML的顶岗实习系统的开发过程,对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复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对规范顶岗实习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美忠,谢洪.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职业与教育,2009(24):164-165. [2] 俞校明,张红.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J].吉林:职业技术教育,2009(29):66-67.

[3] 徐峰,陈喧.UML面向对象建模基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