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四个实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2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

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

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用它来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大小及状态,通过电桥原理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输出电压U0=EKε(E为供桥电压),对单臂电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4。(E为供桥电压)。

三、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

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

左上方的R1、R2、R3、R4标志端。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约为50Ω左右。

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①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

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②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关闭主控箱电源。

3、参考图(1-2)接入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

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它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先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4、在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减少砝码并读取

相应的数显表数值,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

表1-1:单臂测量时,输出电压与负载重量的关系: 重量(g) 电压(mv) 增加砝码 减少砝码 5、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S:S=ΔV/ΔW(ΔV为输出电压平均变化量;ΔW

重量变化量),计算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100%,式中Δm为输出电压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电压偏差量:yF·S为满量程时电压输出平均值。 五、思考题:

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的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实验十四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的关系,在ε(介电常数)、A(极板面积)、d(极

板距离)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使电容的容量(C)发生变化,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将电容的变化量转换成相应的电压量,则可以制成多种电容传感器,如:①变ε的湿度电容传感器。②变d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③变A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本实验采用第③种电容传感器,是一种圆筒形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图4-1 电容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4-2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三、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移相/相敏检波/滤波模

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电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3-1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4-1。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与数显电压表Vi相接,电压表量程置2V档,

Rw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电源,将测微头旋至10mm处,活动杆与传感器相吸合,调整测微头的

左右位置,使电压表指示最小,并将测量支架顶部的镙钉拧紧,旋动测微头,每间隔0.2mm记下输出电压值(V),填入表4-1。将测微头回到10mm处,反向旋动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