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3/29 5:2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向展开,展开方向朝左的为左手留,反之为右手留;第三屈肌褶纹一般终止于腕部三角的内侧,第三屈肌褶纹在腕部三角的右侧为左手所留,反之为右手所留。

第九节 手印样本的收取 (一)手印样本的概念、种类

手印样本是公安机关为查证现场手印与犯罪行为的关系,验明其归属而向犯罪嫌疑人、户主和可能接触过发案现场的人收取的手印检验材料。

手印样本可分为捺印样本、自然样本、实验样本三种。 (二)收取手印的样本方式

捺印样本和实验样本进行公开捺印,自然样本多进行秘密收取。 1.密取样本

计划性密取,搜查性密取。 2.捺印样本手印

依据工作需要分为: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部捺印三种。 第十节 手印检验

手印检验,是将现场手印与收集的样本手印进行种类和细节特征的比对、论证,作出是否同一的结论,为证实作案人提供证据。

(一)预备检验 (二)分别检验

1.寻找和确定手印特征的方法常有:从点到面,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顺线追踪发现特征,相互补充、印证同一手印的特征。

2.在分别检验的基础上,对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作种类同一认定后,要进行特征同一的检验。即将同等倍数的现场手印和嫌疑样本手印放在同一视野内,对分别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比对。注意选用明显可靠、确切稳定、稀有少见的特征,并要比对几个特征的分布位臵、距离、纹线的间隔数量以及特征与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方法有特征对照法,特征连线比对法,特征重叠比较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1.手印概述。

2.手印的形成、分类与形态。 3.手纹的形态与特征。 4.寻找、发现现场手印。 5.显现无色手印的基本方法。 6.现场手印的分析与记录。 7.现场手印的分析判断。 8.手印样本的收取。 9.手印检验。 (二)考核目标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手纹定义。 (2)手印定义。 (3)手纹特性。

(4)乳突纹线的形成。 (5)乳突纹线的单一形态。

11

(6)乳突纹线系统。 (7)乳突纹线细节特征。 (8)指纹类型。 (9)屈肌褶纹类型。 (10)物理显现法概念。 (11)化学显现法概念。 (12)现场手印记录的意义。 (13)现场手印分析。 (14)手印检验程序。 2.理解。

(1)手纹的特性。 (2)手印形成机理。 (3)乳突花纹形成。

(4)乳突纹线细节特征命名原则。 (5)弓型纹概念。 (6)箕型纹概念。 (7)斗型纹概念。 (8)手掌屈肌褶纹。 (9)现场手印记录方法。 (10)撒粉显现手印。 (11)烟熏显现手印。

(12)硝酸银溶液显现手印。 (13)茚三酮丙酮溶液显现手印。 (14)现场手印记录方法。

(15)寻找确定手印特征的方法。 (16)比较检验的方法。 3.应用。

(1)多波段光源显现手印方法。 (2)硝酸银溶液显现手印方法。 (3)茚三酮溶液显现手印方法。 (4)“502”粘合剂显现手印方法。 (5)指头乳突纹线的流向分析左右手。

(6)手掌乳突纹线流向、屈肌褶纹判断左右手。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手指印。

(2)手掌印三部分的划分。 (3)手掌印边缘。 (4)手印测量。 (5)乳突纹线三角。 (6)帐形纹定义。 (7)环形斗定义。 (8)螺形斗定义。 (9)绞形斗定义。

12

(10)曲形斗定义。 (11)双箕斗定义。 (12)囊形斗定义。 (13)指节乳突花纹。

(14)寻找、发现手印重点部位。 (15)手印样本。 (16)比较检验。

(17)鉴定书图片说明。 2.理解。

(1)指节乳突花纹特点及类型。

(2)手掌内侧部、外侧部乳突花纹形态。 (3)手印全长。

(4)上部支流的意义。 (5)下部支流的意义。 (6)环形斗必备条件。 (7)箕型纹必备条件。 (8)囊形斗必备条件。

(9)乳突花纹中心纹线旋转方向的意义。 (10)帐形纹支撑线下端流向的意义。 (11)手掌屈肌褶纹的意义。

(12)手掌内侧部乳突花纹形态的意义。 (13)三面捺印手印。 (14)比较检验方法。

(15)手印在现场所在的位臵说明。 3.应用

(1)粉末(金、银、石墨粉显现)手印方法。(2)碘熏染手印方法。

(3)激发光致荧光显现手印方法 第三、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加层手印定义。 (2)减层手印定义。

(3)小勾、小眼、小桥、小棒的主要标准。(4)反箕。

(5)混杂型纹概念。 (6皱纹概念。

(7)透射光观察法。 (8反射光观察法。 (9)“哈气”法。 (10)自然样本。 2.理解

(1)加层手印内涵。 (2)减层手印内涵。 (3)内部纹线系统。

13

(4)外部纹线系统。 (5)根基系统。

(6)复杂乳突花纹内部系统中心乳突线形态的意义。 (7)透射光观察法的意义。 (8)反射光观察法的意义。 (9)自然样本收取方法。 3.应用

(1)透射光观察手印方法。 (2)反射光观察手印方法。 (3)“哈气”观察手印方法。 (4)密取手印样本的方法。 (5)三面捺印手印的方法。

第三章 足迹检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足迹概念及其实质,认识足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掌握不同足迹特征系统及对其应用的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足迹概述 (一)足迹概念 1.足及其痕迹

下肢踝关节以下的组织器官称之为足。足底面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

足穿鞋、袜,鞋或袜是足与客体接触的媒介物,不能当作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事物,穿鞋、袜形成的痕迹不能叫做“鞋印”、“袜印”,而应称为穿鞋足迹、穿袜足迹。

2.足迹概念

受人体结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体接触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它储存着形象痕迹特征、行走习惯痕迹特征、附属痕迹特征的信息。

(二)足迹形成和分类 1.足迹形成机制

人以足或足穿鞋、袜为造痕体,在承痕上作站立或者行走运动时,在自身重力和动力定型的作用力作用下,足底面或着物的底外表面的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留下其印象痕,标志足迹形成。

(1)足迹造痕体:具有一定姿态的人体及其与承痕体直接接触的足或足着的物。 (2)足迹承痕体:具有不同物理结构和物理性质,还具有不同外表结构的颗粒组织及不同环境状况,因而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和改变人体姿势的随机性,能形成反映形式不同、质量不同的足迹。

(3)形成足迹的力:主要指人体重力、人体肌力、承痕体反支撑力与摩擦力,其中,人体重力和肌力是动力定型的作用力。

2.足迹的种类

(1)以造痕体分类:赤足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2)以承痕体表面变化分类:立体足迹,平面足迹,其中还有加层足迹和减层平面足迹,有色平面足迹和无色平面足迹。

(3)以反映性分类:正常足迹,变形足迹。

(4)以数量和搭配关系分类:单个足迹、成趟足迹。 第二节 赤足足迹形象特征

14

(一)赤足足迹的种类特征

1.隆出:足底痕迹边沿突出弯曲部分。其数量、所在部位、方位因人而异。

2.趾痕形状与分布:有伞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锥形和不规则形。有分散趾痕、并拢趾痕、重叠趾痕。

3.趾痕前缘顶端连线形状:角形、多角形、斜线形、弧线形、特殊形。

4.趾痕间隙大小和形状:间距有宽、中、窄三种。形状有:漏斗形,中间小两头扩大的,前端小后端扩大的,平行的。

5.趾节区痕形成:三角形、锥形、弧形、椭圆形、长方形;空隙的形状有角形、弧形、凹凸型、波浪带形。

6.足掌痕形状:前、后边缘形状有:弧形、角形、平直形、波浪形、斜线形;内、外边缘形状有弧型、垂直形、内陷形、角形、波浪形。

7.足弓痕类型:中断型、狭窄型、中等型、扁平型、膨胀型。足跟形状有椭圆形、近似方形、不规则形。

8.屈肌褶皱纹痕:多分布在趾节、弓部内侧和掌后端中部。主要看其所在的部位、方位、数量、流向及形状。

9.赤足足迹全长

(1)作足迹中心线:以第二趾头痕中点与跟痕最宽处的中点作连线,即为足迹中心线。 (2)足迹全长的测量:以最长趾痕前缘和跟痕后缘突出之点,分别作一条相平行的切线,并与足迹中心线垂直,两切线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赤足足迹全长。

(3)因跟与趾呈球面状,故赤足平面足迹比足实长短2.5厘米左右。 (4)男女性的足迹长可分为:最短型、短型、中长型、长型、最长型。 10.赤足足迹掌部宽 (1)作掌部横截线:以拇趾的跖趾关节突出点,作垂直于足迹中心线并延长交于掌外侧边缘的直线,即掌横截线。

(2)横截线的长即为掌宽

(3)掌痕宽的类型:依据足迹全长与掌痕宽的比例划分: 2 :1的为特宽型,2.5 :1的为中长型,3 :1的为瘦窄型 11.赤足足迹弓宽

是跖跗关节处最窄部位的宽度,即外侧纵弓形成痕迹部分最窄处的宽度。它的宽窄取决于足弓的高低,即取决于具体人足弓骨骼形状、肌肉和韧带的结构机能。根据赤足足迹弓部痕迹最窄处的宽度,可将足弓分为:高弓型、窄弓型、中等型、膨胀型。

12.赤足足迹跟部宽

以跟部痕迹最宽处作垂直足迹中心线的直线交于跟痕内外缘,其长为跟宽。根据跟部痕宽幅度分为:特窄型、窄型、中等型、宽型。

13.足迹反映出的复杂乳突花纹 (1)趾头花纹痕

纹线完整,一般为斜形线或弧形线,少数能构成弓、箕、斗复杂花纹。 (2)足掌乳突纹线与复杂花纹痕迹

足掌痕迹中,较为完整、有规律的纹线以及复杂花纹出现率最高。 ①第一趾跖区复杂花纹

a、弓型纹中的弧形和帐形纹

弧形纹中:有凸面向内的内纵弧,凸面向外的外纵弧;斜弧的凸面有向后内侧或后外侧;横弧的凸面向后。

帐形纹中:有帐顶朝外的纵帐;帐顶朝后的横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