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7 12:2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7)捺印足迹样本的要求。 (58)分别检验足迹的任务。 3.应用

(1)减系数法。 (2)简易方法。 (3)计算身高公式

(4)掌球形、横条形重压面计算年龄的方法。 (5)掌斜条形重压面计算年龄的方法。 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足迹中储存的特征。 (2)足迹形成机制。 (3)趾痕形状与分布。 (4)足迹掌横截线。 (5)足迹长的类型。 (6)趾头乳突花纹痕。 (7)第五趾跖区花纹。 (8)拇趾角概念。 (9)脱皮点概念。

(10)足弓部乳突花纹痕。 (11)皱纹痕概念。

(12)穿鞋足迹原料品种。 (13)冲切底、裁割底痕。

(14)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痕,围条痕。 (15)人体行走运动周期概念。 (16)抠痕概念。 (17)挑痕概念。

(18)白天观察足迹的方法。

(19)寻找作案人足迹的重点部位。 (20)现场足迹记录。 (21)逾越追踪概念。 2.理解

(1)习惯痕迹特征。

(2)趾痕间隙大小和形状。 (3)趾节区形状。 (4)足迹掌横截线。 (5)趾头乳突花纹特点。 (6)第五趾跖区三角花纹。 (7)拇指角特征。 (8)脱皮点痕特征。 (9)弓部弓箕乳突花纹。 (10)皱纹痕特征。 (11)穿鞋足迹鞋号。

(12)半发泡塑料底足迹特点。

26

(13)全发泡塑料底足迹特点。 (14)穿鞋足迹的足迹中心线。 (15)磨损面周围残留花纹特征。 (16)龟裂纹特征。 (17)围条痕特征。

(18)冲切底、切割底足迹特点。 (19)人体行走运动周期。 (20)抠痕性质与形成人。 (21)挑痕性质与形成人。

(22)白天室内现场观察足迹的方法。 (23)寻找作案人足迹的重点部位。 (24)现场足迹记录的意义。 (25)逾越追踪。 3.应用

(1)夜晚寻找足迹的方法。

(2)鞋掌后边沿重压处观察年龄的方法。第三、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足的概念。 (2)立体足迹概念。 (3)平面足迹概念。 (4)趾头痕形状。 (5)趾节区形状。

(6)赤足足迹弓宽概念。 (7)平跟长概念。

(8)足迹上的附着物概念。 (9)钉孔概念。 (10)针脚概念。 (11)擦痕概念。 (12)迫痕概念。 (13)嗅源概念。

(14)拍照宽步宽成趟足迹的方法。 (15)密取足迹样本。 2.理解

(1)足及其痕迹痕迹称谓。 (2)足着物的痕迹称谓。 (3)平面足迹趾节区形状。 (4)平面足迹趾头痕形状。 (5)赤足弓部乳突花纹。 (6)赤足足迹弓宽测量处。

(7)男鞋平跟长度、女鞋平跟长度的意义。(8)足迹上附着物。 (9)钉孔特征。 (10)针脚特征。

27

(11)补块物痕特征。 (12)擦痕性质与形成人。 (13)迫痕形成机制。

(14)白天室外现场足迹观察法。 (15)提取嗅源的方法。

(16)拍照成趟窄步宽足迹的方法。 (17)计划性密取足迹的方法。 3.应用

(1)室外现场观察足迹的方法。 (2)室内现场观察足迹的方法。

第四章 工具痕迹检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工具痕迹的概念和工具痕迹的特点,掌握工具痕迹形成的基本原理、工具痕迹的类型,了解工具痕迹形态及其特征,明白工具痕迹的勘查方法和分析技能。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工具痕迹概念

(一)工具痕迹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承痕体在与其相接触的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形成的痕迹。 2.工具痕迹特点

(1)多发性:作案人往往借助工具才能达到犯罪目的。

(2)多变性:因工具种类多样化,留下的工具痕迹各不相同;同一工具的接触方式不同,工具痕迹形态一般也不同;同一工具的相同部位因作用力的方向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痕迹。

(3)立体性:工具作用于承痕体上的作用力较大,大多为立体痕迹。 (4)附着物和遗留物多:遗留物是指脱落在工具痕迹及其周围、从工具上分离下来的残渣、碎块;附着物是指工具在与承痕体接触时,工具接触面上所粘附破坏客体的表面物质。

(二)工具痕迹的形成及特征反映 1.工具痕迹的形成

是人体肌力通过工具对承痕体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够大,就可能使承 痕体发生变形、破裂、擦划等变化,从而留下相应的工具痕迹。 形成工具痕迹的三个基本因素:工具、承痕体、作用力 (1)工具

①工具种类:一般工具,指生产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工具。如刀、剪、斧、锯等。

专业工具,指某行业或某部门根据自身作业特点设计制造的工具,如泥工的灰刀、口腔医生用的牙钳、船员用的太平斧。

自制工具,作案人根据某一特定对象专门设计制造的工具,如撬保险柜用的拉拔器、万锁用的万能钥匙等。

代用工具,作案人根据需要在现场就地取材,使用后随手丢弃的物件,如棍、铁棒、石块等。

②工具的材料力学属性:主要有硬度、强度、刚度、弹性等。

③工具的特定特征:是工具在其生产、制造、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随机形成的特定特征的集合,不可能重复,是物体的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是区别此工具与彼工具的依据。如工具外表的加工纹、工艺缺陷、磨损、缺口、卷刃、凹凸点等。

28

(2)承痕体

是留有痕迹的物体。承痕体通过自身的变形反映工具的形态结构及细节特征。

承痕体上能否留下质量较高的工具痕迹,与承痕体的硬度、塑性、弹性、光滑的表面、内部结构均匀细密等材料的物理属性等有密切关系。

(3)作用力

作用力较小时,承痕体只发生弹性变形,不形成或形成特征不明显的工痕;作用力适中,承痕体发生塑性变形,较好反映工具的外表结构形态特点及细节特征;作用力过大,易引起承痕体断裂、破损、很难反映工具的细节特征,甚至一般特征都无法反映。

2.工具与承痕体的接触关系

是指两者的接触部位、接触过程和接触状态。

(1)接触部位。接触部位不同,所留痕迹就不同。

(2)接触过程。指形成痕迹的全过程。即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终止阶段。

①开始阶段。开始形成的痕迹,对应着痕迹的起点部位,接触范围小,多是工具的凸出部位或者边角首先接触承痕体。

②中间阶段。形成痕迹中途运行过程,对应着工具痕迹的中间部位,接触范围加大,接触点增多,工具的凸起部位和凹下部位都能接触承痕体,特征多,但要防假特征出现。

③终止阶段。工具停止形成痕迹的瞬间,终止阶段对应着痕迹的终点部位。此阶段工具仍受大压力,能形成稳定的压痕特征。

(3)接触状态。分为切划接触和印压接触。

①切划接触。也称动态接触。工具与承痕体的接触点不断变化,在其表面形成动态痕迹或称线条状痕迹。

线条状痕迹可以分为痕起缘、痕迹面和痕止缘三个部分。

痕起缘对应开始形成的边缘,痕迹面对应工具在承痕体上的切划部分;痕止缘对应痕迹的终止形成痕迹的边缘。

②印压接触,也称静态接触。工具在形成痕迹时,工具在承痕体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移,形成的痕迹称为静态痕迹或凹陷状痕迹。

凹陷状痕迹分为痕起缘、痕止缘、痕迹壁和痕迹底四个部分。

痕起缘开始形成痕迹的边缘;痕底对应终止形成痕迹的部位;痕止缘对应终止形成痕迹的边缘;痕迹壁对应痕起缘与痕止缘的中间部位。

3.线条状痕迹与凹陷状痕迹特征的形状 (1)线条状痕迹

是以一组凹凸的线条形态反映工具上相对应的凹凸的点、线、面特征。两者的对应关系为:工具上的点状特征对应痕迹中的线条特征;工具上的线条特征对应痕迹中的面状形态;工具上凸出的特征点对应痕迹凹陷线条;凹陷的特征点对应凸出的线条。

线条状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擦划工具接触部位的总宽度和一般形状。

线条状痕迹的细节特征:线条数量、宽度、形状、深度、长度、各线条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及与其他特征的相互关系。

(2)凹陷状痕迹

是以一组凹凸的点、线、面形态反映工具上相应的凹凸的点、线、面结构。

其一般特征:工具接触面的一般形状及大小,如圆形、方形、尖形等,表面花纹,加工结构。

其细节特征:反映接触面的凹凸不平、裂纹、划痕、缺损等的形状、大小、方向、数量等。在凹陷状痕迹的痕起缘及痕止缘能反映工具边棱的磨损、缺口、裂纹等的形状、部位、方向及特征之间位臵的分布关系。

29

(三)工具痕迹的分类

1.按工具来源分类:一般工具痕迹,专业工具痕迹,自制工具痕迹,代用工具痕迹。 2.按承痕体是否有明显的变形分类:平面工具痕迹,立体工具痕迹。 3.按接触状态不同分类:凹陷状痕迹,线条状痕迹。

4.按工具作用方式不同分类: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

第二节 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成及特征反映 (一)撬压痕迹

是工具以杠杆原理破坏客体,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上所产生的变形痕迹。 1.常见的撬方式

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夹持撬压。 2.常见的撬压工具及痕迹特征 (1)螺丝刀及其特征

头部特征明显,反映出大边的长短,刀口角的大小,有时能反映小边的长度,在大边、小边、腰边以及大小面上反映小砂眼、凹凸点、小缺口、沟痕,以及刀口的磨损、卷边、缺损等特征,杆部亦形成圆弧状痕迹。

(2)钢丝钳及其痕迹

正面撬压,在被撬物面上留下咀顶及钢丝钳头部顶端痕迹,反映出钳顶的宽窄与形状、咀顶及正面棱上的卷边、缺损、砂眼和凹凸点等特征。

侧面撬压,在被撬物上留下咀顶侧面边棱形成的痕迹。 (3)剪刀及其痕迹

双刃撬压痕迹:客体上清晰地反映出两个剪尖形状、角度和外缘形状,反映出使用中造成的边缘小豁口、小卷边特征。

单刃撬压痕迹:反映出剪尖的形状、角度。 (4)凿子及其痕迹

凿口形状,刃口的宽度,凿身的宽度、厚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小砂眼、凹凸点、缺损、卷刃卷边及刃口角度特征。

(5)铁棒的痕迹

其表面不整齐的凸凹沟纹,破断茬口、缺损、卷皮等特征。 (二)打击痕迹 1.概念

作案人手持工具以一定速度、一定距离碰撞破坏客体发生挤压变形或破碎形成痕迹。 2.打击痕迹类型与特点 (1)打击痕迹类型

①垂直打击痕迹反映:在痕壁上表现为线条痕迹,痕底上反映工具打击面的整体形状及各种特定特征。

②倾斜打击痕迹反映:痕迹壁明显拉长,痕迹壁面积大,痕壁上的线条特征较长。 (2)打击痕迹特点

痕迹上的细节特征和工具相对应部位的特征凹凸相对,形态一致,反映出工具上的凹凸点,边缘上的卷边、缺损等特征,痕底部的痕止缘上,反映工具边棱上的细节特征。

3.常见的打击工具及痕迹 (1)铁锤打击痕迹

锤击面形状、直径、边长、角度、边角磨损、卷边、缺角等的形状、位臵,以及锤击面上凸凹及划痕形态。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