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1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

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

“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本文将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一、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在四个领域发生联系:

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读写内容的联想选材,使之“言之有物”。

如:四上,第三单元《插上童话的翅膀》,学生读了数十篇童话,从读写内容上联想到写什么,从写作方法上学习怎么写。

(1)自述式童话,用拟人的手法。学生写出了《老鼠的自白》《眼 睛的自白》《汉字的自白》《电脑的自白》《蛇的自述》《一块手表的话》

(2)翻新式童话,逆向思维出新意。学生写了《黄鼠狼给鸡站岗》、《牛郎织女喜结良缘》《过街老鼠人人欢迎》《喜羊羊爱上大灰狼》《猫新郎和老鼠新娘》《东郭先生打狼》……

(3)历险式童话,虚构故事情节。学生写了《小黑、小黄历险记》《小壁虎历险记》《黄鼠狼历险记》《刺猬历险记》《飞鸽历险记》《蚯蚓历险记》……

(4)书信式童话,角色转换。学生写了《唐僧给孙悟空的一封信》《给台风的一封信》《给蚊子的一封信》《给眼睛的一封信》……

2、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之“言之有法”。

如,四年级,学了《生命生命》一文后,学习“事例+感悟(事例+议论或抒情)”的结构形式,写片断。

3、从阅读移情到写作,心动而词发,使之“言之有情”。如:五年级第六单元,主题为“天下第一情”,在两个星期里,学生阅读了数十篇表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的文章,受到激励与感染,写下了富有独特感染力的文章。一篇是母亲“真发火,假打人,火里有颗慈母心”;一篇是母亲“真发火,真打人,火里饱含慈母情”。取材独特,构思巧妙,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从阅读积累到习作运用,使之“言之有话”。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阅读课中的“读写联动”小练笔。

“读写联动”课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是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的“连接点和结合处”,找到“写”的起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用“说”架读与写的桥梁》的主题报告提到的那些说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用笔写下来都是读写联动的好形式。如:

抓住续写的“延伸点”——内容延伸下去接着写。 发现扩写的“拓展点”——扩展开来发散写。 寻求仿写的“结合点”——写法迁移运用写。

巧设改写的“发散点”——想象发散出去写。 触动读后的“心动点”——有感而发一吐为快。

这里就不再重复。下面着重谈谈仿写新形式的10个例子。

1、仿写“四素句”起步训练。

“四素句”是一个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新语文主题阅读》一上,第五单元39课《美丽的星空》的首句:“一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学了,就指导学生仿说有“四个要素”的句子。

接着可以进行“四素句”拓展训练——扩句成文 例1、基本句:一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 从时间想天气:一个夏天的晚上, 从人物想特点:喜欢观察自然现象的我, 从地点想环境:坐在宽敞的阳台上, 从事件想过程:仰望繁星闪烁的星空。

例2、基本句:一天/猪八戒/在山洞里/做了一个梦。 从时间想天气:一个春天的早晨, 从人物想外貌:长鼻子大耳朵的猪八戒, 从地点想环境:在一个温暖的山洞里, 从事件想过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2、仿写“六个行为句”写话训练。

小学生作文从写“人做事”起步是比较容易的,人做事行为句就是六个基本句式,即: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了什么?感到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简称为“人看句”、“人听句”、“人说句”、“人感句”、“人想句”、“人做句”。在小学教材里这样的句子很多。学会了这“六句”,就能写出短文来。如:二年级下册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的第5自然段: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人做句)。她说:“小鹿(人说句),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人:看句),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人看句),我就想唱歌(人想句)。”《小白兔吃萝卜》一文则更典型

小白兔口渴了(人感句),想吃萝卜(人想句)。小白兔看见萝卜叶子又大又绿(人看句),他想萝卜一定是吃叶子。(人想句)于是就拿起萝卜叶子吃起来。(人动句)妈妈看见了,(人看句)连忙制止它说:“我们吃萝卜,是吃它的根,不是吃它的叶子。”(人动句+人说句)小白兔听了妈妈的话,(人听句)拿起萝卜根吃了起来,(人动句)觉得很甜。(人感句)

3、仿写文章开头的专项训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教材涉及的开头约九类. 点题式交代式描写式设问式引用式抒情式 总起式倒叙式联想式

——一篇文章多个开头训练举例 《莲花山上看日出》的若干个开头:

1)重阳节前一天,老师带我们到莲花山看日出(交代式) 2)莲花山上看日出,是难忘的艺术享受(点题式、总起式)

3)“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太阳刚露出一点红,我们的欢呼声就在莲花山上回荡……(倒叙式) 4)天蒙蒙亮,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登上了还在沉睡的莲花山,一切都笼罩在轻纱般的薄雾里……(描写式)

5)我赞美“宝墨园”的秀雅,欣赏珠江的逶迤。但更爱莲花山日出的瑰丽和壮观(抒情式、联想式) 6)你欣赏过莲花山的日出吗?你领略过莲花山日出时的英姿吗?那是大自然的杰作……(设问式)

4、仿写文章结尾的专项训练。

小学教材结尾的5个类型:自然式照应式引申式抒情式评价式。

一篇文章多个结尾训练举例

《莲花山上看日出》的若干个结尾:

1)自然式结尾……我们披着朝霞踏上回家的路……

2)照应式结尾……莲花山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

3)引申式结尾……莲花山上看日出,使我想起了了巴金先生在《海上 日出》一文中的感慨: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4)抒情式结尾……赞美你,莲花山的日出!感谢你,慷慨的大自然!

5)评价式结尾……我想,每天清晨,太阳都要上演如此精彩的日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为万物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还要为我们奉上一幅光芒四射的油画。

5、仿写场面描写专项训练。

“场面描写”是写事件、写活动的重要写作方法。《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鸟的天堂》等文章,有不少精彩的场面描写。归纳出场面描写的规律:

场面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活动(面:群体描写+点:个体描写)

裁判员 运动员 小观众 “各就位!”(面)六位运动员一排站在起跑线上。 (面)观众们慢慢安静下来了。 裁判员发出第一声口令。 (点)我班王冲站在第三根跑上,红背心,白短裤,特别实,比别的运动员高出半个头。 (点)连平时小嘴巴总是“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小喜鹊”张媛媛也安静下来了。 “预备!”裁判员发出(面)六位运动员一起蹲下,像上了弦的箭。 着前方,等待着发令枪响。 (面)全场鸦雀无声。像蓄满水的水库,一旦开闸,就会一泻千里。 (点)你看我班的张猛,瞪着眼,憋住呼吸,捏紧拳头,好像是他在比赛 第二声口令 (点)只见王冲抬起头,瞪大眼睛注视“砰!”发(面)六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向终点射王冲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脚下像踩着风火轮,第一个到达终点。 (面)观众们像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加油1加油!”喊声响彻云霄。 (点)特别是张猛,站起来,挥着拳头大喊:“王冲,加油!王冲,加油!”脸张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鼓得老高。 令枪响了。 去。 6、仿写书面语言对话格式专项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和学生的习作里,经常会遇到、用到人物对话。书面语言对话的基本格式有: “人+话”说字的后面用冒号。 “话+人”说字的后面用句号。 “话+人+话”说字的后面用逗号。

变式:“人+神态+动作+语气+话”——语言前面加上提示语,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语速、动作、音量、表情等等。

如侯春明老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27课《陶罐和铁罐》,结合教材进行仿写人物对话的专题训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