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内容提要: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利用学案导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文章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学案设计编写原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备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作业布置四个方面,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几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诱导式:自学—探究—点拨—拓展;开放式:质疑—探究—归纳—应用;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练习的问题。

1

利用学案导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始终扮演主角,而学生则成了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学习过程合格系的合理结构,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利用学案导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为什么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

(1)学案教学使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了最大化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学案教学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参与具体学习的过程和给予了如何自学的方法;而知识和能力则是学生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所遗留下的深深痕迹,并演变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所依赖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因为有了亲

2

身经历,学生便真正体验到了获取知识后的甘甜和喜悦,最大可能的感悟到了书本中字里行间所吐露的人生哲理和是非曲直,而所有这些又都化作一份份非智力因素,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2)学案教学实现了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四个方面的转变,其中,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两个方面。学案教学对学生自学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引导作用的强化,使得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在学案教学中变成了一种自觉行动。另外,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四个方面的转变,其中,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学案教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教师从传统的说教中解脱了出来,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案引领和巡查指导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

(3)新课程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学案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具备了这五个特征:能使学生沿着学案的引导展开自学,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和独立学习的过程;学案教学中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学习目标、速度和难易要求使学生的自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独特性特点;自学中对知识的主动认知、理解、感悟和运用,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学案导学本质上就是问题导学(问题主要有教师来设计和学生在学习质疑中提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