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风险的防范与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1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核技术风险的防范与思考

1

摘要:核技术是当今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技术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风险。当下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核技术带来的新型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然而,人们在使用核技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使这一技术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关键字:核技术、核技术风险、核技术风险防范

核技术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造孽,是把“双刃剑”。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重大核事故的发生,核技术这把“双刃剑”已经变成了一把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在威胁着人类。面对这些威胁,一方面,要警惕技术悲观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正视核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在使用核技术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使这一技术更好的造福于人类。

一、核技术风险带来的风险

吉登斯把“风险”划分为“外部风险”与“人造风险”[1]。“外部风险”指确定性风险,是可以借鉴传统经验和规律来控制的风险。“人造风险”则是由于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技术自身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核技术本质上属于这类风险。

核技术作为技术的一种,在应用中有利也有弊。“就像任何药物既可治病又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一样,完全没有负面效应的技术恐怕是没有的”。[2]其弊端似乎决定了只要人们应用和使用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发技术风险。起初,人们利用核技术是为了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复杂难题。但核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带来了几起令人始料未及的重大事故,这些事故给人类安全利用核技术蒙上了阴影。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核泄漏,致使15万居民被迫撤离。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造成30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这次核泄漏致使核电站周围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被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的威胁。据官方统计,截止2006年,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已造成4000多人死亡,90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的危害。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中大量的核污水被排

作者:高盼 单位:扬州大学 文献来源:价值工程2012(3):327~328

入大海,严重影响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以上几次核污染引起了人类的恐慌,尤其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核技术这把“双刃剑”已经变成了一把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二、警惕技术悲观主义,正视核技术应用

由于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种种负效应。在此境遇下,一些技术悲观主义者提出,只有阻止甚至放弃核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安全才能得到彻底保障。这些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对实践有害,因而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1.警惕技术悲观主义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技术悲观主义(pessimism on technology)被解释为: “指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它是技术决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3]技术悲观主义者把技术绝对化、独断化,片面地夸大了技术所带来的负效应。在面对核技术与人类之间的种种冲突时,一些技术悲观主义者盲目的对核技术采取了怀疑、否定甚至敌对的立场,而忽视了核技术在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等方面的正向价值。因此,当务之急,摆脱这种形而上学的技术观的束缚,正视核能的利用是关键。

2.正视核技术应用

摆脱技术悲观主义束缚,正视核技术应用,并意味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核技术应用持过于乐观的态度。而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核技术,正视核技术在应用过程给人类带来的现实利益。

英国经济学家马赫告诫我们:“如果能量枯竭了,一切都将崩溃。”[4]因此,人类技术活动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新能源,而核能正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等问题的钥匙。尽管核事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但对于核技术的“正面”利用不能因此而停滞。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因能给人类带来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在过去几十年,“商用核发电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世界深深地依赖着核能产品输出与服务,在医学、航天、核动力潜艇及卫星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核能的利用。……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受关闭所有核电站的后果,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停止使用核电站而继续维

持经济增长”。[5]

总之,几十年年来,核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应当尽早从技术悲观主义的泥潭中走出,正视核技术应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寻求防范核技术风险的路径来规避风险。

三、防范核技术风险的路径

尽管核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制定多种有效而全面的措施来杜绝此类核事故再发生。

第一,对核技术进行评估

20世纪60-70年代,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了种种负效应,人们为了趋利避害,提出了技术评估(Technology Assessment)。所谓的技术评估,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相关技术的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一般程序包括: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排除容忍性影响、制定改良方案及综合评价。[6]参照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结合核技术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首先要综合调查研究核技术,在此基础上寻找核技术的潜在风险。核技术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伦理价值、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状况,对核技术在具体的设计、试验、应用和推广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与预判。具体包括:对核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各方面问题全面地进行评估。其次,要成立核技术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会的专家们应评估核技术在具体的设计、试验、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把评估结果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技术主体,以便于制定相应的预测和防范措施。最后,对各种方案、观点加以归纳总结,权衡利弊,从整体出发做出综合评价。

第二,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

“人的素质无疑是制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技术发展的基础,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一个文盲充斥的社会显然是发展不出高科技的”。[7]因此,必须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层面,一方面,应继续坚持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传授核技术理论,丰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