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3 11:36: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自贸区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冯珏曦

来源:《中国市场》2014年第06期

[摘要]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对我国的物流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行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贸区的区域优势、政策方案、贸易条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总体方案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6-0017-02 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分析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该方案包括了贸易、金融、物流航运、服务业这四大板块的六大部分的内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改善以及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这些内容涉及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自贸区是否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船舶管理机构,自贸区是否允许人民境外投资等。而自贸区所实施的总体方案也给予民众一个肯定的答复并且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其中物流作为贸易的重要支撑功能,没有便利快捷的物流支持,那么贸易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总体方案中也把物流提升为影响自贸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其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下列要点:

(1)整合四大保税(物流)区:总体方案中说明,“试验区的实施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

(3)开放远洋货物运输: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

(4)开放国际船舶管理: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 2自贸区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自贸区对物流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以上总体方案所带来的对货物流通的运输、装卸等环节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上海自贸区本身整合四大保税区后所特有的区域优势以及便利的贸易条件也会给物流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总的来说,明显的区域优势,各项政策方案以及便利的贸易条件是促进自贸区物流发展的三大支柱。 21自贸区明显的区域优势助推物流发展

从自贸区自身来说,整合后的“四区”在定位上也会根据原有优势有所侧重,其所承担的物流功能也相应不同。例如洋山港保税港区重点建设国际航运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现代物流,仓储租赁等多层次业务;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建设国际贸易示范区,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仓储分拨等服务;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重点建设航空功能服务先导区,大力发展航空口岸物流等功能。各项功能相互联动,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共同促进物流发展。

另外上海自贸区由于其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对国内物流也起着促进作用。首先在水运方面,自贸区背靠全球最大最繁忙的内河物流通道——长江水道,其贯穿中国的东部,中部直至西部,使得上海港能和长江沿岸主要港口嫁接。接着在铁道运输方面,上海自贸区串联着中国的两条客流和物流大通道——京沪高铁和沪深高铁,把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连成一片,成为区域经济融合和南北物流往来的重要支撑点。

最后从国际视野来看,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也将促成上海成为亚太区供应链的核心枢纽。在总体方案中规定,自贸区要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且鼓励跨国企业建立亚太地区总部及营运中心,为此,自贸区将会为跨国企业提供最优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外加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这四个中心平台的打造,势必吸引众多跨国企业把上海重新定位为亚太区供应链的枢纽。

22自贸区各项政策方案利好物流企业发展

在我国,政策方案的颁布和实施被誉为企业运营的风向标,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如何利用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谋求发展快速壮大,是他们目前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对国内的物流企业来说,在金融领域,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要求自贸区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这就给物流企业提供了多种的融资途径,能够运用国外的资本发挥杠杠效应。在税收领域,自贸区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例如规定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这一政策可以减轻一些物流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税收负担,使更多资本投资到自身的发展壮大上。另外自贸区对融资租赁企业实施的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催化更多物流设备和船舶飞机的租赁企业诞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硬件的保障。此外,总体方案中还要求自贸区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因而可以预见的是跟电商相关的国际物流快递企业也会得到快速发展。

接着对国外的物流企业来说,自贸区对外商企业实施的各项利好方案也吸引他们纷纷前来投资。例如总体方案中规定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并且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自由转移其投资收益,这有利于外商的物流企业能够和国内物流企业享受同等的待遇,进行公平的竞争,也可以充分保护他们的财产所有权和转移支配权。而且总体方案中还开放国际船舶管理,允许设立外商独资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相信这势必会引来国外众多的船舶管理企业进驻自贸区,而凭借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会提升自贸区的船舶管理水平。并且随着跨国公司营运中心或者分拨中心在自贸区的建立,许多国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纷纷跟进,以求为他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支持服务。

最后对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来说,自贸区的成立还有助于提升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实施的总体方案中,随着一些贸易限制的取消,以及关税的降低,还有便利的进出口通关政策,这些措施将直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加快自贸区内外的物资流通速度,由此带来的物流量也会大幅增加。因而有着巨大货运需求的自贸区需要多种货运业务,如流通加工、仓储物流等,而在多元化的货运业务需求下,物流企业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经营模式,开展多样化的物流服务,提升各类物流设备,善于利用自贸区的改革红利,以满足自贸区内不同企业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内外夹击”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23自贸区便利的贸易条件为物流带来机遇

上海自贸区肩负着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重任,并且被寄予“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的厚望。而价值链的提升与物流供应链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货物供应流转的速度越快,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快。整合四大保税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凭借其便利的贸易条件,将会为物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对航运物流来说,自贸区颁布的总体方案积极推动中转集拼业务的发展,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这样使得以后的船舶货物中转不必再到韩国、新加坡等港口周转,提升了上海港中转的集装箱量,降低了物流的中转成本,从而使得运价降低,为自贸区的物流企业带来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自贸区总体方案还将支持浦东机场增加国际中转货运航班,这将充分挖掘自贸区的航运物流发展潜力。据数据显示,目前国际中转业务只占浦东机场空运吞吐量的5%,而浦东机场只要充分依托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港区一体”优势,拓展冷链等特殊货物的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航空货物空空中转、空陆联运、空铁联运,全面发展一体化现代航空物流,全球第一大货运空港的目标就有望实现。

另外对仓储物流来说,随着自贸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