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0:17: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及说明: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0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 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2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 锲(qiè)而不舍 荟萃(cuì) B. 骇(hài)人听闻 反刍(chú) ....C. 鸡毛蒜(suàn)皮 酝酿(niàng) D. 一劳永益(yì) 灼(zhú)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B. 美国妄想主宰全球事务,受到许多国家的反对。 ..

C. 郎平再次登上事业的巅峰,不是粉丝们自诩的结果,而是她执着追求所得。 ..D. 老师的追问让他窘得满脸通红,搜索枯肠,仍然哑口无言。 ....4. 下列对《小王子》的评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的一部童话小说,他自己配上有趣的插图,用和小朋友聊天的方式写一位童话人物小王子的奇异历险故事,讲出了不少生活哲理,是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

B. 《小王子》已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小王子”的形象被搬上舞台,制作成电影、唱片,出现在纪念币上。

C. 小王子是一个心灵纯洁的人,虽然有借口,有自己内心没有勇气承认的事情,但是,他的想法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自己对明天,对壮丽的日落的热爱。孩子气的小王子,可爱,又有淡淡的失落,淡淡的忧伤。

D. 小王子所在的星球上,除了他自己,那上面刚好还能容下一盏路灯和一个点灯人。 5. 请根据《悯农》这首古诗的相关名句,完成下面的一副对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杯内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6. 根据课文默写。(7分)

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 。(老舍《济南的冬天》)

③春冬之时, , 。(郦道元《三峡》) ④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

⑤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阅读与欣赏(38分)

(一)(3分)

7.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首句以“润如酥”来形容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润”字写出了春雨的可贵。 B. 第二句描写了雨后春草远看似有、近看却无的朦胧景象。

C. 三、四两句描写了想象的晚春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晚春美丽景象的向往之情。

D.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早春的特有景色,刻画细腻;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二)(6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钱镠的孙子)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方两三级 方:_____________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使:_____________ ..③但逐层布板讫 但:_____________ ④人皆伏其精练 伏:_____________ ..9.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迂公家有一坐头,绝低矮。迂公每坐之,必取瓦片支其四足。后不胜烦,忽思得策,呼侍者,移置楼上坐。及坐时,低如故。乃曰:“人言楼高,浪得名耳!”遂命毁楼。 注:①坐头:小板凳。②浪:白白,空有。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绝低矮 绝: ②忽思得策 策:________________ ..③及坐时 及: ④低如故 故:________________ ..11. 下列句中与“迂公每坐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至之市 B. 何不试之以足 C. 久之 D.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曰:“人言楼高,浪得名耳!”遂命毁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说说本文讽刺了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4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4. 写夏天,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春色和秋色?(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