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12: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1. 运用教材P66图3-10“印度、美国、中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8年)”、P67图3-11“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2008年)”等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阅读教材P67图3-12“中国土地资源分布”说出中国土地资源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知道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及保护措施。 3. 阅读教材P68~69图3-13 “中国耕地分布”、 图3-14 “中国林地分布”和图3-15 “中国草地分布” 了解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状况。 4.通过阅读地理漫画和景观图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1.通过阅读各种地理统计图表,进一步巩固这类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2.通过对地理漫画的阅读和分析,熟练掌握分析解读地理漫画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度与 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 观和环境观。 重点 难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重难点 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对于本节尤其重要,本节拥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要引导学生学会初步提取各种地理图表反映的地理信息,能够运用教学建议 这些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本节知识和前面学习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温故知新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在课前复习我国地形和气候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理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会比较容易。 课题 知识点 中国的土地资源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文资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导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广阔的草地、茂密的森林和高楼林立的城市):同学们观看图片,讨论它们都和哪种自然资源有关? 人多地少 学生讨论:土地资源。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人类,人类利用着土地。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感受土地带给我们的无尽恩泽。 板书:(一)人多地少 1 / 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教师(揭示教学目标,安排学生共同认定目标):这是今天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我们下面就带着目标进行新课的学习。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66~67页“人多地少”图文资料后,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身边的例子,说一说土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 3.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来探究教材“活动”中的问题。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66~67“活动”1、2,在学生发表看法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最后再作小结 分组学习是一个有效的合作探究模式,便于同组同学相互交流和帮助,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过渡承转: “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我国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情况。 板书:(二)类型齐全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土地是万物之母、衣食之源,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利用类型,同学们观察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给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分类。 学生自主学习:观看图片和阅读教材第67页图3-12和文类型齐全 字材料,得出结论:我国土地资源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等主要类型。 教师精讲点拨: 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类型,其中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等类型;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不是一定不能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 课题 知识点 中国的土地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地图和教材文字资料,培养其从图文资料中快速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续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教材第67页图3-12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有哪几种土地类型呢?(耕地、林地、草地等)哪种土地类型的面积最大?(草地)哪些土地类型的比重相对偏小?(耕地、林地) 类型齐全 (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这对于农业生产有何好处?(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的比重怎样?(较大)为什么?(我国非季风区面积广大,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干旱区面积广;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高而寒冷等)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2 / 4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详细了解中国土地资源分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完成教材P68“活动”2、3。 过渡承转:同学们,我们国家土地类型齐全,主要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等。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国土面积广大,土地的区域差异较大,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现状。 学生分组探究: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耕地、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和干湿地区。 区域差异明显 教师精讲点拨: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季风区内,草地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半干旱地区,难以利用土地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这说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地区分布不均,给土地的利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巩固前面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读图分析能力。 过渡承转:同学们,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土地总量不小,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低于世界人均量。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形势十分严重。保护有限的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 课题 知识点 中国的土地资源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观察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确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感受国家对保护土地资源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利用过渡,自然引出我国的基本国策,让学生明 1.自读教材70~71页正文和阅读“18亿亩: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小组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2)如何做好我国耕地的保护? (3)在我们周围的土地利用中,你还知道存在哪些问题? (4)你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国策是怎样理解的? 2.针对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利大还是弊大,珍惜和合选择一个角色谈谈自己的看法。出示角色扮演。 理利用每抽学生展示汇报 一寸土地 (过渡)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虽是可再生资源,但不注意保护就不可能继续利用,为什么呢? 3.出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漫画,学生认真观察漫画,分析产生的后果。 学生看图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抽学生回答,展示学习成果。 (过渡)日益严峻的土地形势,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背景。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