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9:2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单选题(共186个小题)

1.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2.统计的工作过程就是从()的认识过程。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性认识 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 A.生产法和收入法 B.生产法和支出法 C.收入法和支出法 D.工厂法和分配法

4.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的统计指标。 A.内部数量关系 B.外延规模 C.单位水平 D.内涵质量

5.研究农民生活状况。“农民的纯收入”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 D.不确定变量

6.下列哪一类人口属于乡村人口的范围()。 A.从农村入伍的现役军人

B.从农村入学的中专以上的在校学生

C.常年在外、具有稳定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 D.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等 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 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

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 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8.某工厂2000年工业总产值为408.72万元,如果2000年至2005年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则2005

年该厂工业总产值将达到( )万元. A.522 B.548 C.497 D.531

9.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分母用()。 A.平均人数 B.实有人数 C.期末人数 D.期初人数

10.主要审查数据之间的关系,规定各指标中分项指标的数值必须小于或等于总计数值,这种审

查统计资料的方法是()。 A.逻辑性审查 B.比较法审查 C.比例审查法 D.大数审查

11.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现金 B.运输设备 C.专利权 D.土地使用权

12.运输业总产值是指各类运输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和。 A.营运收入和服务收入 B.旅客和货物运输收入

C.旅客、货物运输和管道输油收入

D.旅客、货物运输、通用航空、地面服务收入

13.在动态分析中,将所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指标数值称为()。 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 C.报告期水平 D.基期水平

14.()财务统计主要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分配情况。 A.企业资产负债 B.企业损益 C.工资和福利 D.增值税

15.某企业今年总生产费用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 B.20% C.25% D.75%

16.我国对市场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是()。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17.()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A.营业利润 B.利润总额 C.净利润 D.应付利润

18.原材料能源库存()。 A.可以为正数和负数 B.可以为负数

C.可以为零和正数 D.只能为正数

1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

用()。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20.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劳动生产率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22.某地有1000个工业企业,如果要考察该地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1000个工业企业

B.100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C.1000个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1000个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工资

23.已知三种产品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及报告期产值资料,计算其价格总指数宜采用()。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 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公式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

24.商品销售额的实际增加额为400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 A.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元 B.上涨使销售额增加810元 C.下降使销售额减少10元 D.下降使销售额减少810元

25.某班五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3分、75分、80分、86分、90分。这些数字是()。 A.标志 B.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或标志值

26.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为80元,则小组人均工资代表性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难以判断

27.建筑业按价值量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公式是()。 A.自行完成施工产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B.竣工产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C.自行完成施工产值/全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D.建筑业总产值/全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28.按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侧重考察现象发展的()。 A.最初水平

B.中间各期水平 C.最末水平

D.各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

29.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等比 D.无关系

30.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的基本方法是()。 A.单价法 B.部位进度法 C.计划进度法 D.工程结算法

31.下列调查属全面调查的是()。 A.快速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32.统计的基本职能是()。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取能 D.服务职能

33.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是()。 A.平均数 B.全距 C.平均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34.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实际降低7%,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2.3% B.94% C.140% D.94.9%

35.动态数列可以分为()。 A.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B.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 C.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D.时间数列和分配数列

36.1995-2002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动态数列是()。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37.劳动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经济现象 B.劳动工资

C.劳动经济现象 D.劳动力资源配置

38.本年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这是()。 A.比例相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39.统计调查中代表性误差是()时产生的误差。 A.全面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工作不准确

D.用部分总体单位资料估计总体

40.调查十多个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1.根据某企业利润分组的组距数列的末组为“500万元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万元,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万元。 A.520 B.510 C.500 D.490

42.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的整理。 A.历史统计资料

B.统计分析资料 C.原始调查资料 D.综合统计资料

43.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发展指标

44.某企业职工“甲”的月工资额为1280元,则该“工资”是()。 A.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标志 D.数量指标

45.计算平均指标时,要求组成总体的各单位必须具有()。 A.大量性 B.同质性 C.变异性 D.数量性

46.已知某五金交化商店几种主要电子产品的销售额及零售价格,要计算这几种电子产品的平均

零售价格,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调和平均法 D.加权调和平均法 E.几何平均法

47.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0%,单位产品成本降低10%,则生产总成本()。 A.增加20% B.增加1% C.减少1% D.不变

48.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A.全距 B.平均差 C.均方差

D.标准差系数

49.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之和有独立经济意义的是()。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50.历年的物资库存额动态数列是()。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平均数动态数列 D.相对数动态数列

51.收入法增加值由()构成。 A.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报酬

B.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C.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5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 A.间断 B.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