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6:32: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經濟地理學新的思維範疇
姚士謀,管馳明,範 宇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08)
摘 要:全球經濟一體化與資訊時代的到來,給經濟地理學帶來了新的變化,加之實踐的檢驗,經濟地理學由過去那些“區位論”、“生產佈局”相應地發展到空間理論和資訊理論,重在分析機制因素,時空的變化也更加深刻了。本學科比較綜合,具有廣闊的區域空間、複雜的內涵,其學科的創新在於在時空耦合度上使經濟和社會同人口、資源、生態環境之間保持和諧、高效優化有序的發展,逐步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經濟消費體系。著重分析了經濟地理學新的思維範疇與研究趨勢,強調用科學方法來檢驗以前的結論,用統計方法(層面分析)來解釋數量關係,用GIS的分析法來印證空間佈局的合理性。 關 鍵 詞:全球一體化;空間理論;資訊系統;機制模式論 中圖分類號:F119.9 文獻標識碼:A
人類進入21世紀之後,全球經濟一體化與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各門科學也進入了一個嶄新變革時期。最近50多年來,國內外不少經濟地理學家也在探索經濟地理學新的思維方法,從過去那些“區位論”、“生產佈局理論”相適應地發展到“資訊理論”、“空間理論”與“機制模式論”等[1,2]。理論的作用是對要研究事物的性質和關係進行抽象化地系統闡述,它有助於人們對具體事物的理解,進而對人們實踐進行指導。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非常活躍,新思想、新思維層出不窮,掘隱發微,精彩紛呈。從當前大量的經濟地理學實踐與研究,我們認為,經濟地理學新的創新思維應當逐漸摒棄那種以主觀成分為主的非科學的價值觀。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經濟地理學的研究不是一個僵死呆板的傳統方法,也不是人們所追求公式化的繁雜的計算模式,更不是一種缺乏生氣思辯的概念,而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思維,一種動態昇華過程,一種富有哲理的科學概念。經濟地理學新的思維方法與決策手段是通過“人地關係”與“人與環境”、“空間發展”種種多變數關係的研究,不斷獲
收稿日期:2000-12-15;修回日期:2001-02-25.Email:yaoshimou@hotmail.com
作者簡介:姚士謀(1940-),男,廣東梅州市人,研究員,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
取新的認識、新的理論、新的發展圭臬。
1 過去研究“範式”的新認識
歷史過程展示了這一真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推動了科學的發展,相反,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又促進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1962年,Kuhn出版了《科學變革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使整個學術界活躍起來了。他所著述的研究論文重點在研究不發達的社會經濟問題,後人廣泛使用,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專門學科,為學科評論的綜合發展與理論方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結構分析。經濟地理學自20世紀50年代原蘇聯的薩烏式金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以來,發展較快。但8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比其他空間經濟學領域內的學科,如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等顯得更加多元化和綜合層次。美國不少地理學家認為:經濟地理學是綜合地理學中一門非常活躍的分支學科,與其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聯繫日益加強。很多新的研究領域都在努力探索經濟地理學與其他相鄰學科,包括經濟學、區域發展學及其不同流派的社會學甚至文化學之間的關係與界限[3,4]。一些探索重點在於認識論和方法論,但更多的探索還在傳統的經濟地理學方面,注重實地考察與實證研究。但有相當一段時間,經濟地理學也與城市科學一樣,研究一個城市發展時只孤立地考慮城市的發展,很少與地區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正如Brookfield(1975)指出的:“強調全國水平的集聚使內部收入分配、經濟結構和區域差異等方面被忽略。它還加深了在全國範圍內將各個經濟問題孤立開來處理的錯誤的嚴重程度,忽視了經濟的相互依賴性”[4]。在50至6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很重視“增長極”的研究,也傳播到經濟地理學領域中。極化增長和“增長極”的概念是由Perrour在1950和1955年發表的兩篇對比鮮明的論文中提出的,他認為增長極是吸力和斥力的中心,每一個中心都有其影響範圍,接著他進一步深化了增長極的概念並提出極化機制,這種定義在經濟地理學及其城市地理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並具有經濟學意義的一種新的思維方法。Rostow在他出版的《經濟增長的階段:非共產黨宣言》(The Stages of Economi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中總結了一個線性的、漸變的階段化的發展模型。他認為,在經濟方面,可以認為所有的社會都處於五個類型中的一個階段類型上:傳統社會階段、起飛準備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和高消費階段(Rostow, 1960)。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通過各種條件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城市增長極的形成來實現。一旦具備“起飛”的條件,起飛進入“持續增長”就會成為現實[10]。與經濟地理學密切相關的“增長極”理論,對於本學科的研究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城市所在的區域通過兩種作用來影響或控制國家其他地區,赫希曼定義為“極化”(polarization)和“滴流”(trickle-down)效應,繆爾達爾則稱為“回流”(backwash)和“擴散”(spread)效應。由法國經濟學家創立的增長極的經濟學概念就這樣被拓展到更廣泛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對經濟地理學傳統方法又一次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有新的思維功效及產生“飛躍”的催化劑作用。
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政治重構直接影響到城市和區域的演化,除了新經濟影響外,城市及其城市化區域也同時面對著新技術、新的管理形式、新的經濟組織形式和新的生態觀念等的影響,這些發展態勢提出了經濟地理學新思維的挑戰。我們認為:經濟地理學的應用與研究一方面要適應新時代大區域(含大城市區)發展的新變化,能解釋新出現的城市空間、地區生產力佈局與環境演化的相互關係理論及其變化趨勢;另一方面,經濟地理學研究領域要緊密結合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現實,經常注意不同研究範式之間的協調和整合外,也要研究從不同尺度的研究區域的相互呼應和區域發展的個性與共性問題[9]。過去20多年裏,我國地理學工作者曾在沿海開放區域,尤其是在長江三角洲、環渤海沿岸、珠江三角洲地區開展了區域開發與空間佈局的深入研究,通過系統調控,確定了以資源持續利用和改善投資
環境以及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為總體目標的區域開發研究工作,改變了傳統的發展模式和增長方式;人口由過快增長向控制人口數量、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的方向轉變;完善市場機制,通過資源價值化將資源消耗核算和生態環境損失測算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逐步建立了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經濟消費體系;以開拓資源產業化市場來緩解資源供給和環境惡化壓力。
經濟地理學新的研究層面,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與資訊系統條件的支撐下,在時空耦合度上使經濟和社會同人口、資源、生態環境之間保持和諧、高效優化有序的發展。最終在確保區域經濟和社會穩定增長的同時,使區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環境支援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相協調發展的優化組合狀態,以便在空間結構、時間過程、整體效應、協同性方面使區域的能流、物流、人流、技術流、資訊流達到合理流動和分配,從而提高區域持續發展的能力。
2 學科完善過程中的新思維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不斷發展完善。在全球經濟起飛的80年代中,不少經濟地理學者又提出了“發展地理學”的概念,出版了許多專著,如英國Cottina的《發展地理學的研究》、澳大利亞Himey和Feibos的《發展地理學》,從經濟開發的角度探討不同類型國家的發展問題,特別是研究經濟發展與生產力佈局的空間差異性、區位條件與開發模式等。我國改革開放後,相當一批經濟地理學家、城市地理學家,對我國沿海地區東、中、西三個地帶性研究以及探索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地帶和城市群的問題,取得了較多的科學成果。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地區發展、地區差異與城鎮集聚問題,是非常複雜的社會與自然交互作用的現象,區域空間差異與生產力佈局的模式是多方面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經濟地理學探索發展空間差異形成的原因,不同於經濟科學單純研究生產關係、體制與政策問題,也不同於社會科學只注重經濟基礎或社會現象的研究。經濟地理學比較綜合,注重研究人與自然條件的、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空間差異及其佈局形式等問題,使得國家的經濟建設專案在地區布點上比較科學合理,盡可能避免將有限的投資浪費在重複建設項目上,經常關注我國一些重大項目佈局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三者和諧地統一起來。
過去的區域空間、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缺少思辨性的哲學基礎與數學方式的思維方法。物質的特性、人的素質與環境的本質及其解釋經濟地理佈局形式等問題的相繼提出,對空間分析學派直接構成挑戰。空間分析學派把複雜的關係過於抽象化,人們迷戀工程技術硬體構成與邏輯理論體系的關係,卻忽略了那些具有重大決策作用的軟體技術的綜合研究、綜合思維,使之產生的問題與損失越來越大。那些硬體的空間分析作用可以準確地給出相對定義以及局部工程項目的效益,對它進行評價分析,進行定量描述,但無法從人類經濟發展過程中真正找到問題的癥結,尤其是從社會、經濟、自然與技術來綜合考慮問題。例如近10年來,全國各個城市的“開發區”熱、“房地產”熱,帶來了許多不可想像的社會經濟問題,佔用了大片土地、耕地,使全國約有750萬hm2土地被破壞、丟荒;在“開發區”上大修馬路,蓋廠房、建住宅,各地每年投入上億元的資金得不到回報,許多高檔的別墅很少人購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