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51: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谈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作者:郭金贵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让孩子爱看书,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设备落后,资金短缺,对于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多方筹措,构建立体式的图书网络。 【关键词】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立体式图书网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县教研室组织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践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在我县各小学中继续开展着。各校都在扎扎实实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校领导及广大语文教师也正努力探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各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图书硬件设施大都十分滞后。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我们这里说的图书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室)建设、图书的添置与图书馆的软件管理。

一、态势分析——认识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阅读科技含量,弘扬阅读人文精神,及早培养阅读习惯,努力营造书香社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社会的教育机构,必须把建设图书硬件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生对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在小学就开设图书课,引导孩子利用图书增长知识,扩展视野。而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对孩子如何使用图书馆并没有系统的方式和方法。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图书馆通过书刊、报纸和音像等各种载体对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花大气力、下真功夫抓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三)开展好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使学生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初步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一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发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智力背景。同时还将促进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也要求学校做好图书馆硬件设置的建设。

我县还欠发达,很多学校都处在农村贫困山区。财政方面的困难,使得很少有人去关注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我校虽处在贫困的农村老区,但是面对社会发展的迫切性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还是十分坚决地汇聚各方面力量建设图书馆硬件网络。 二、汇聚力量——建设多层、多面的立体式图书馆 (一)筹集各方力量,建设学校图书馆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是主力,是重中之重。因为它起了支撑、中流砥柱的作用。肯花大力气,是关键,筹集资金是难点,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更是如此。但我们还是很努力地去筹集资金,寻求地方政府、上级教育部门及社会上的力量,共同出力。购进了一大批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书籍。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做好各方面细微的工作。

需选好书、买好书。图书馆的书籍,必须保证数量,确保质量。数量上应确保与学生数达成恰当的比例。当然这只是个最低比例,假如这个比例能够提高的话,那更好。第一次,应备足一些常规书目,如中国优秀文化类的书籍、人类优秀文化的书籍、历史人物故事和童话故事等。这些书应该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还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书要通过正当渠道,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书籍,避免盗版书、次等书的流入。

管理要到位。图书硬件到位,随之跟上的是一系列的软件管理。采取的管理办法可以是开放式的管理和封闭式管理。选派教师专项负责,由于管理的教师本身又有教学任务,因此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整理和管理。具体的做法,由学校自身条件的优劣来决定。但管理得是否到位,关键在人,做到责任分清,共同管理,就能够做到不流失、物尽其用。 馆舍布置要有书香气。图书馆不管大小,都应该有适合读书的环境布置,就是说要有书香气。例如:我看过温州的图书馆,布置得就很有书卷气,走廊两边是名人的字画,其中有一幅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温州中学校歌。然后,两边有名人雕塑。这些都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图书馆的布置还要注意——静。选择的教室一定要安静,教室里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位置也要做到有利于学生安静地学习。

图书资源分配均匀。图书资源既要保护,也要合理分配。我们充分考虑图书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到书。我们每周安排了两节阅读课,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学习、讨论,同时又开展学生平时的借书工作,既保护好每本书,又合理地利用每本书。 (二)鼓励建设班级图书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学校图书馆的基础上,我们还考虑到学校的图书资源人均占有量比较低,就积极地鼓励班级建立自己的图书柜。有的班级通过学生家长筹集一部分资金,或教师筹集一部分资金,或用十分有限的班费购置图书(当然图书尽量与校图书馆错开)。每班都有一个放置图书的柜子,让班委或专门的学生进行管理。通过日积月累,有的班级人均图书占有量比学校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量还高。

这一部分书籍虽然有限,但也能够很好地起到补充作用,缓解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压力。同时它还具有规模小、易操作、易管理的特点。班级上有自己的图书馆,学校进行年度班级图书馆建设评比,使得大家的积极性更高。 (三)鼓励各个学生,建设个人图书箱

我们在学生间也鼓励他们爱书、爱藏书。很多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图书箱。“省下一口零食,多买一本好书”成了学生的习惯了。大家爱书、买书。有了好书,互相借阅。有些班级定期开展图书交流会,把自己看过的好书推荐给别人,再去向别人借书。有些有创意的学生,还把自己的图书箱搬到了班级,饶有兴趣地开启了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四)挖掘网上资源。

近年来,因特网技术突飞猛进。校网建设都一一展开网上的图书资源更加宽广。近年来,学校陆续添置了一些现代化设备。虽然不是很完整,但学校将会更加努力去开发,相信前途会很好。

这样建设起来的图书馆体系,不是单层的,也不是单个的,而是立体的。这既解决了农村学校的资金困难问题,又使得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人均占有量得到了提高。 三、效果分析——卓有成效 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让孩子爱看书,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立体构建,使“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这一工程顺利实施,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学生爱书了,爱看书了,也爱藏书了。在近两年里,学生各方面的竞赛成绩斐然,在阅读比赛、作文竞赛和童诗写作中都能拿到好成绩。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图书馆的建设,也同样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工作之余,徜徉于书报之间,使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又有所增加。或研究教育教学专著,或学习古今中外的名著,使自己中师毕业后的“一桶水”,变成一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长流水。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