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5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伐无道,诛暴秦

课 题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知识与技能 课时 1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教学活动 流程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以此使学生尽快发生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1、阅读教材后归纳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以加深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更深一层的理解。可借助教材中的小字和动手动脑——计算征发徭役之数,形象地揭露秦朝的暴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大泽乡起义图》虽然是一幅想象图,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史料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辅导学生对当时起义的场面进行描绘,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总结这次起义的一个特点就是:揭竿而起,斩木为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农民战争的历学生活动 进入情境,启动思维。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汇报, 描绘 学生动手归纳 学生归纳, 完成填图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思考,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大屏幕展示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和三步曲 教师引导进

史奠定基础。同时在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注意将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联系起来。 3、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楚汉之争是怎么回事?区分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性质: 5、成语典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破釜沉舟” 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6、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从而将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7、指导学生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如下图),训练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教会其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秦朝历史的发展线索。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五、搜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种不同字体,向同学介绍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 课堂 小结 作业“ 布置 教学 反思

行纵向比较,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引导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