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模块 分类复习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3.3 溶液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0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节 溶 液

一、选择题

1.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 C ) C.盐酸

D.酒精 D.食盐

( A )

2.下列溶液中溶质为气体的是 A.葡萄糖溶液

B.食盐水

3.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4.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A.冷水 C.热水

( D )

( B )

B.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 D.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

( D )

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6.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碘 质 苯溶酒汽水 (有剂 精 油 毒) 溶微可易易解溶 溶 溶 溶 性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B ) A.水

B.酒精

C.汽油 ( A )

D.苯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B.过滤后的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C.盐水的沸点比水低、凝固点比水高 D.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A.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 性

C.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B.液氧做火箭升空原料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

9.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C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 C )

10.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将准确称取的氯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B.称量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最小的砝码为1 g)放置颠倒了,所配制溶液溶质量分数偏大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若用稀释10%的氯化钠溶液的方法配制上述溶液,需加水30 g 二、填空与简答

11.同学们分别取6g固体和20mL水,研究物质溶解前后温度的变化。

实验① 序号 实验内 ② ③ 容 温度温度升高 变化

(1)由于NaOH有腐蚀性,称量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 烧杯中。 (2)实验③中可观察到的温度变化是 温度降低。

(3)三个实验中,固体和水的用量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控制变量,对比三种物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变化。

12.某同学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基本不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①。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广口瓶,需称取氯化钠 3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C(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D(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13.学完溶液知识后,小松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能溶于植物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的温度有关。

小松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溶剂的量。

(3)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松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将有斑点的部分浸泡在酒精(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