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2013_0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19:58: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各位老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预计在国庆节后全校统一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通知同学查看研究生院网站。 根据今年新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调整后如下。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2.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2章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2. 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3章

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2.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有哪些?试析批判性思维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第4章

1. 试析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 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3.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第5章

1.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答:1)系统自然观:

a.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b. 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c.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d.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

a. 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b. 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c. 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

a. 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b.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4)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a.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b.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c.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还要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这种自然观“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倾向,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会影响到看待事物的原则,对待生活现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特别是会影响到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的形成,理解和运用”,也会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创建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1)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

a.注重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注重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b.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树立生态价值观,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改革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c.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到非线线性思维,从机械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的转变。

d.政府制定保证和鼓励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并以此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

e.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有约束力的生态文明制度,发达国家要在其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依照生态自然观,人类应该平等的对待所有生命,并以此遏制为己而无视动植物生命存在价值的养殖技术和猎手技术;应该遏制损毁或侵占生命存在环境的技术行为;应该通过发明和创新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体系。 3)生态自然观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