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申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9: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该项目的实施会大力提升我县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步伐。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申报的主要政策依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用)>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中央财政投资指标和编报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川农综办〔2012〕49号)及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等。我县作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之一,是农业部评定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有利于我县进一步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落实党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凸显我县财政在支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中央财政投资指标和

编报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川农综办〔2012〕49号)等相关文件对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编制的总体要求,大英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编制中的具体问题,在市农发办的指导下,大英县农发办及时组织县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等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深入拟建项目区调查研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定片选点,科学勘察,合理规划,精心编制完成了《大英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

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 项目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大英县隆盛镇,距县城15公里,辖隆盛、永前、石门、同心、民主5个办事处,50个行政村。大英县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拟在隆盛镇的青坪村、土门垭村、赵坝村、长滩寺村、红岩村、冉家坝村6个行政村,61个社实施。

(二)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形属川中典型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05~453米,山顶多呈馒头状,乌龟背;山麓坡多呈台阶状,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遂宁组、蓬莱组及少量冲击土。

- 1 -

(三)气候

项目区四季分明、有春早、夏长、秋短、冬不寒的气候特点。年均温17.1℃以下,最冷月均温6.3℃,最热月均温27.4℃,年总积温6095℃,≥10℃积温5297℃。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为910mm,年均蒸发量为912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湿润度<0.99。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6~9月,强度大、夜雨多,夏季降水占年降的61%,冬春雨季(12~5月)仅占年降水的12.4%。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冬干、春旱、夏洪、秋天连绵阴雨和夏伏旱等,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6.4平方公里折合2.46万亩,现有耕地面积1.236万亩,林地面积0.71万亩,水域0.03万亩,未利用地0.08万亩,建设用地0.195万亩,其他用地0.21万亩。本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占项目区耕地总面

积的81%。项目区田土比41:59。

(五)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据大英县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等相关资料查算分析,项目区幅员面积1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1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28.8 mm,项目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5.2万m3,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供灌溉及农村人畜用水,无工业及其它用水需求。

项目区现有山坪塘25口、石河堰2节, 提灌站19处,项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