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8:1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一切相头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个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1·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而言的。 B. 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流弊甚多。 C. 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要的价值。 D. 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 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 C. 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于概括性, D. 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导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尽义务。 B. 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重对方。 C. 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立起来。 D. 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康运行。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文中A项错在“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利”上,原文说的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因而说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没有根据。B项错在“一直”,原文的“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说明并非“一直”,而是“近代以来”。D项错在“就不会”,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不主张张扬个人权利”,并非不会张扬。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2·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人的自私”的说法无中生有。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错在“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原文说的是“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社会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
罗捷媚
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范赏睡莲。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淡紫、深紫、全
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阳光造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
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黄得耀眼的野菊花,它们黄得纯粹,黄得灿烂。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