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国1卷)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09: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国1卷)解析

(注:因为不同的省份的试题虽然相同,但选项的顺序并不相同,所以这份解析的答案并不一定和其它网站所提供的答案对应,只是将选项更换了一下顺序。) 14.原子核

23892234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91Pa,90Th,

23492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

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A.?衰变、?衰变和?衰变 B.?衰变、?衰变和?衰变 C.?衰变、?衰变和?衰变 D.?衰变、?衰变和?衰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核衰变。在原子核天然衰变过程中,?衰变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而?衰变过程中,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所以正确答案为A。 【方法提炼】对于原子核的天然衰变,要理解两种反应的原理,?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释放出一个?粒子,而?衰变是原子核里的中子放出一个电子成为质子。 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国,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

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a1?g,a2?g B.a1?0,a2?g

马鸣风萧萧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m?Mg Mm?MD.a1?g,a2?g

MC.a1?0,a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弹簧弹力的特点。弹簧的弹力与与形变量成正比,在形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弹力不变。在木板抽出的瞬间,弹簧的形变还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所以弹力不变。对木块1,原来力平衡,抽出后力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0。抽出后,木板对木块2的弹力消失,所以通过将木板抽出前后对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2?m?Mg,所以答案为C。 M【方法提炼】: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到的力,进一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有问题)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与位置有关,与电场强度无关。根据电势差的定义,电场中任意两点的电势差,等于移动电荷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所以答案A错误。在正点电荷周围,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在负点电荷周围,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低。所以答案B错误。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两点的电势差有关,与这两点电场强度大小无关。电场强度都为零,不代表这两点电势差为零。答案C错误。无论是哪种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都降低,并且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答案D正确。所以答案为D。 【方法提炼】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基本概念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

17.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B.河南岸的电势较高

C.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 D.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海水的流动可以等效为导线的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5E?BLV?4.5?10?5?100?2V?9?10?3V?9mV,所以答案C正确。导体切割磁感线

时,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以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以得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由南向北,所以北岸电势较高。答案A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AC

【误区警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应该根据右手定则判断,而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是由左手定则判断。在学习过程中,要

马鸣风萧萧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注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18.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轨迹如右图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

11 B. C.tan? D.2tan?

2tan?tan?【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平抛运动中经常涉及物体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水平位移、竖位移、位移偏转角和速度偏转角这六个内容。在本题中,小球垂直打在斜面上,说明小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互余。所以有

vyvx?tan??1,又速度偏转角的正切是位tan?移偏转角正切的2倍,所以有

y11。所以答案为B。 ?tan??x22tan?【方法提炼】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而每种运动对应各自的研究方法和物理规律,

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要先分析物体所做的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物理量或过程,应用哪个规律可以得出结论。

19.右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间作用力做功和分子势能变化

的关系。分子间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由图象可知,当r等于r1时,分子势能为零。当分子间距离r由小于r1增大到r1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少,说明分子力做正功,表现分分子斥力,选项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r由r1增大到r2时,分子势能减小,说明分子力做正功。所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而当分子间距离r由r2增加时,分子势能增加,说明分子力做负功。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也可以通过图象的斜率来分析。图象的斜率表示的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2时,斜率是负是,表明分子力是斥力,在r2处,斜率为零,表明分子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r2时,斜是正的,表明分子力是引力。所以C正确。 【误区警示】在涉及到图象时,要看清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本题中不要将图象理解为分子力——分子距离图象。

马鸣风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