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1综合学习流程-version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56: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一部分 地形图数据读入及数模建立

1、地形图数据的读入:

新建一个项目:项目→新建,项目名称就叫做LXXM,项目描述为“CARD/1的练习项目”。→确定。我们就建好一个新项目。

拷贝项目所需要的地形图数据:系统→文件管理→文件→复制→从项目GLLX(公路练习项目)→通过过滤器选择标记*.dwg。双击文件sy001.dwg、sy002.dwg、sy003.dwg和sy004.dwg进行标记,凡是被标记上的呈灰色条。文件→复制(表明拷贝标记的文件)→确认。

地形处理→数据交换→DWG/DXF数据导入,选择DWG文件→sy001.dwg,把sy001.dwg这张图导进来。(这时CARD/1只是对我们的dwg文件相当于浏览了一遍,读取了DWG文件的信息,但还没有把地形图转换为我们CARD/1数据格式,即还没有把地形图数据读入到CARD/1的地形图数据库里。)

然后我们就来把DWG格式的地形图转化为CARD/1格式的地形图,把相应的地形元素数据存入CARD/1的地形图数据库内。首先我们建立关于CARD/1的层表,块表,线表等:列表→建立。建立相应的层表,块表,线表,一般建立这三个表就够用了,你也可以根据需

要建立其他控制表。

然后点击列表→编辑→图层,对图层表进行处理。为了管理的方便我们对地形图作以下处理:层表里第一列的代码是dwg文件自己的图层名,第二列是CARD/1在浏览识别dwg文件后根据dwg文件的层名采取的默认的CARD/1的图层名,为了管理的方便,我把我们读入的sy001.dwg这整个的地形图的层归为一个层“lx1”,这样做的好处是:对项目进行分段管理(如果项目很大,项目分段显示刷新会很快,不用担心对该段地形元素的区分,我们不用图层区分但可以用各编码进行具体地形元素的区分。CARD/1层名中出现的“+”表示对这一层地形元素进行读入,“-”表示对这一层的地形元素不进行读入,我们对坐标网格和洪水位不进行读入。(问号表示CARD/1不能识辨的其他一些地形元素。应当对其进行读入这样才比较完整的反映地形。)(对0层可以读入) 编辑完后对图层表进行保存。

另存为→地形图数据,对出现的对话框进行如下修改:

① 在列表中应使用图层表文件sy001.dxl、使用块表sy001.DXB和使用线表sy001.DXP; ② 文本比例应改为我们的原图的比例1:2000; ③ 在设置里面将双重编号改为覆盖点。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同样的方法读入sy002.dwg,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该副图我们可以直接沿用其前面的控制表,就是说,我们不用新建和处理各控制表,然后另存为地形图数据。具体的做法是: (选择)dwg-文件→sy002.dwg→(另存为)地形图数据→出现对话框→确认。

如果你的项目比较大,为了管理方便我们可以对项目分段按层进行管理,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把后两幅图读入到另外一个层。这里我们需要对图层表进行处理:列表→建立,在这里,依然建立相应的层表,块表,线表,然后编辑图层表,选择sy003.dxl,将读入的sy003.dwg这整个的地形图的层归为一个层“lx2”。修改好后,另存为地形图数据,不改变里面的设置,点击确定。同样方法读入sy004.dwg。

DWG地形图转化为CARD/1的格式后,其自动符合到大地坐标下,如果不重新定义我们的显示范围,我们在目前(项目新建立时系统默认)的显示范围(0,0)到(100,100)内看不到我们的作业地形图。所以下面的工作将完成对显示范围的重新定义。

首先我们按“F2”,出现显示菜单,选择里面的地形处理,将所有图层全部标记上。

然后点击DXF/DWG中的项目界限,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我们读入的CARD/1的地形图。

在没有创建符号库前,你会发现你的地形图中有“小信封”状的符号,这是因为我们还 没有把DWG文件里的块转化到CARD/1的符号库里,因此不能正常显示符号的形状。现在我们来创建符号库:设置→符号库→(文件列表)编辑→(符号源文件)编辑→插入,选择四个符号源文件,(符号源文件)列表→保存→关闭。这是系统会告诉你符号库生成完毕。 到这里为止,地形图的读入工作就算完成了。我们可以开始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了。

现在,我们来进行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进入地形处理→数模→新建,在这里我们将新建的数模取名为“DGM”,描述为“数模”。

在数模菜单里,(编辑)数模点→点标记→全部,由于在CARD/1 8.0里面数模点和地形点是用的同一个数据库,所以我们还要进行数模点的添加。返回到数模菜单下,(编辑)数模点→(添加)标记的,这时我们就把数模点添加进去了。在这里,我们要选择性的导入一些点参与数模的建立(选择点编码为5的计曲线、点编码为6的首曲线和点编码为7的碎部点,然后再加上高程范围在200m~1200m的数模点,参与数模的计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 取消标记→全部,标记→编码范围,选择从点编码5到点编码7,标记取反→

全部,返回,(删除)标记的。

② 标记→高程范围,选择从点高程200到点高程1200,标记取反→全部,返回,

(删除)标记的。

到这里为止,我们就将参与建模的点编码从5到7的点和高程范围200到1200的点导入进来。这一步的作用是筛选并保证我们后续参加建模的点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要想更逼真地反映真实地面,模型中不能少了特征线如山脊线、山谷线、陡坎上、下缘线等,我们把这样的线称为断裂线。

为了大家掌握的全面,我把原地形图的等高线作为断裂线参与数摸的建立。(在实际项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目中,测绘单位应提供真实的断裂线,由于这个项目没有断裂线数据,但为了说明问题,就将原地形图的等高线作为断裂线。如果你的项目中没有提供断裂线的数据,你可以不做这步,无需进行断裂线的读入。)

(编辑)断裂线→选择图层,在这里我们要选择一个活动的图层“LX1”,即我们进行操作的图层,标记线→(选择)单个(这里随便选择几条等高线)→(添加)标记线。 同样的操作我们把“LX2”的断裂线也导入。

2、数据检查:

数据检查的作用是保证参与建模的地形数据的准确和无矛盾性,使数模成为一种严谨,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用的模型。

下来我们进行原始数据的检查:

我们先检查平面位置相同的点,数据检查→平面位置相同的点: 当出现了平面位置相同的点时,我们可以选择保留最低的点还是最高的点,在这里我们选择保留最低的点。

数据检查→无高程的点(这一步其实对我们来说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在对数据的读入中已经把无高程的点排除在外了。但还是要做因为这是CARD/1的一项功能,在我们这个项目上用不上,并不代表在其他项目上就不用。)如果出现无高程的点,我们可以这样删除:数模→数模点→点标记→取消标记(全部)→标记→无高程→返回→删除(标记的)。 数据检查→线-线相交。出现错误的原因,地形上不可能出现断裂线与断裂线在空间相离交叉的情况。它的交叉投影点就会导致同一地形点产生两个高程值,这是测绘上不容许的。下图中第一个是正确地反映方式,第二个是我们遇到的错误反映方式, 其中一条断裂线漏掉了鞍点,没能真实的反映地形。通过第三个图会发现,无论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方式,它们的平面投影相交,有一个不能确定高程的二义交点。

修改方式:确认补充它们的交点。或是通过修改断裂线的平面位置,使得两条线不相交。(注意:CARD/1倡导实事求是,尽量核实二义交点的真伪面。)

3、数模的建立:

完成以上工作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数模的构网了,在CARD/1 8.0中,提供了两个功能――挖空和留空。留空是指所选区域内的范围不参与建模,挖空是指所选范围内参与建模。我们在这里添加留空:留空→添加→新建。

新建留空之后,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添加:留空→添加→选择。当留空的区域出现向外的红色箭头时,说明已经添加进去。

建立好留空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三角构网了。数模→(三角构网)执行,到这里我们的数模就建好了。

建好数模后,我们可以在空间视图里面欣赏成果。窗口→视图新建窗口→空间视图,这样就会出现空间视图窗口,这时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显示的对象,所以视图里面没有显示,可以直接按“F2”进入显示菜单,选择数模,见图:

点击确定后,用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看到刚才我们建立的数模的空间视图了。

第二部分 光栅图应用

光栅图是公路、铁路设计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高效的使用好光栅图是工程师们的一贯追求,为此,CARD/1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光栅图处理功能。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