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新课标)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35 语言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 15:29: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训练三十五 [语言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挽回/分娩 悭吝/歼击 着落/着迷 ......B.逸闻/卷帙 攻讦/劫持 鲜美/鲜有 ......C.心扉/绯闻 吞噬/对峙 慰藉/狼藉 ......D.邻居/怜悯 戏谑/琐屑 靡费/奢靡 ......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高速路上、马路边出了车祸,在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是救助伤员、保护现场,而是趁火打劫,哄抢货物,真让人心酸。这种乘人之危、趁乱牟利的行为不仅是对当前法律秩序的漠视,更是对个人道德乃至社会公德的拷问。

A.惨不忍睹 B.趁火打劫 C.心酸 D.乘人之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党内存在的“长、空、假”的不良文风不仅降低了党的威信,疏离了党和群众的关系,更损害了为文者自身的形象,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B.随着寿光地区高污染的造纸和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破坏了当地的绿色蔬菜种植环境,影响了驰名全国的寿光蔬菜的质量。

C.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规范了各级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医院不得借口更新医疗设备、购置新的医用试剂为名增加收费项目。

D.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议政平台,许多政府部门陆续建立起官方微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主动采纳民间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①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②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③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④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⑤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A.③①②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②③①⑤④ D.②⑤①③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

人之于国也》)

(3)层峦耸翠,____________;飞阁流丹,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三、语言运用题(6分)

6.阅读下面这则报道,按要求完成题目。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林涛(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感觉到孩子起跑线上的紧迫感,如果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了。而有着林涛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的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历越高求职越难 全国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

孙 震

据《武汉晨报》1月5日报道,近日武汉一名女硕士因求职碰壁,索性将简历上的学历改为本科,“冒充”本科生求职,引发全社会对硕士生就业困境的关注。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敌本科生。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表明,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6.6%,本科生为90.3%,专科生为94.1%,硕士生就业率比专科生低近8个百分点,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这似乎在表明,学历文凭已不再是理想工作的“通行证”。对比2003年的教育统计数据和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新招研究生人数从220007人增长到517200人,10年间扩张了1.35倍。就业紧张也随之而来。根据人社部最新劳动统计年鉴,2010年城镇失业人口中25~29岁男性,本科学历的失业率为28.7%,硕士为53.3%,同一年龄区间的女性,本科学历的失业率为37.8%,硕士为57.1%。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但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合适岗位对口新增毕业生。

研究生就业之所以出现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生扩招后,部分高校软件和硬件不相配套,培养质量没有跟上;二是研究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辛苦多读了几年书,都希望获得更好的职位薪水,宁肯待业在家也不愿“屈就”;三是在很多用人单位看来,招用研究生既要支付高薪酬,又要担心他们“眼高手低”,权衡之下,显然本科生“性价比”更高。

据《参考消息》报道,由于扩招严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但我国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科研能力差,“产学研”链条断裂,缺乏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导师”等问题,致使部分研究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

据新华网报道,目前高校或研究院的硕士生导师,是以教授和研究员为主体,大多从事的是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给予的帮助有限,更无法提供训练平台。研究生在实际培养中,过分强调理论研究水平,出校门时空有一套见解却毫无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是,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却无视就业市场需要,高校和企业都消化不了,只能“贬值”。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如今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就业岗位提供者,但对研究生的吸引力有限。一方面,产业结构影响了企业用人方向;另一方面,较小的发展空间和不规范的用工标准,也让研究生顾虑颇多。辽宁省人社厅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辽宁省职业供求数据表明,由于该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熟练工要求较多,企业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需求量只是高职生的20%。

由此可见,想要转变硕士生“产能过剩”的现状,要从高校、个人和市场三方面入手。高校转变培养观念,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为培养标准;硕士生在加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求职心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会从根本上缓解高水平人才的就业压力。

“建议高校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表示,我们的研究生扩招缺乏整体设计,招生没有和就业联系,没有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联系。我们应该根据出口调整研究生招生,根据社会需求建立反馈机制。在这方面,国外一些一流大学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哈佛大学长期与校友保持联系,并进行系统、完善的跟踪调查,根据校友和市场的反馈,来调整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始终保持了就业和招生、专业设置的动态平衡。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眼前的就业尴尬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影响成功就业的一大原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研究生要想更好就业,就要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调整职业期望值。

由于学校课程已经全部修完,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小王,正准备搬出学校,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利用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创业。这个过程中,他对互联网行业的了解,也从理论模型转向了具体的技术层面。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即便最终不能创业成功,在探索中也能发现新的方向和兴趣点,好过躺在所谓金字招牌上,迎接‘毕业即失业’的命运。”他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0日)

7.第2、3段引用了大量统计数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本文,说说当前研究生教育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调查报告有什么社会价值?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