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炸弹钩钓鲢鳙新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23:0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手竿炸弹钩钓鲢鳙新法

一、两种基本钓法:

1.无漂钓法。使用长竿、短线、大钩组成钓组,无漂、无坠。钓位选择在靠近岸边的陡坡、大石头、坝埂上等水深的地方。首先固定好竿架,找好鱼竿与水平面的夹角,确定好垂钓深度,装好饵料甩竿抛钓,使竿尖、风线、水线、炸弹钩垂直在一条线上静止下来。要仔细观察竿梢,竿尖微动说明有鱼来动食,应做好随时提竿准备;当竿梢左右摇动或上下点动明显应立即用力抖竿、刺鱼。 2.有漂钓法。这种钓法大家比较熟悉,不再赘述。但在钓具组合上有一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即在台钓组合上将双钩摘掉换上炸弹钩,将浮力小的漂摘掉换上浮力大的漂即可。

二、选择钓点要注意风向

风,对钓鲢鳙影响很大。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天气好钓;微风、和风还可以钓,要是4~5级风,水面起了波浪就很难钓了。风对手竿钓鲢鳙影响就更大,当采用有漂钓法时,钩在水中移动很快,鱼很难咬钩。因此,选择钓点一定要注意风向,最好是顺风钓,一是便于抛竿送钩,二是可以借用风力使钓点远离岸边;其次是侧风钓,尽量避开迎风钓。

无论是顺风钓还是侧风钓,由于竿的拉力和风的作用力使竿尖和漂形成一条直线,使钩逐渐移动到相对静止的一个小范围内,也可以称为相对静止点。要特别注意这个静止点所处的位置,每次甩钓力争都要重复在这个“点”的附近。因为在这个“点”上钩滞留的时间长,程定性好,便于鱼围着饵料转、滤食吸钩。通常在这个“点”上,抖竿次数多,散落饵料多,起到了打窝的作用,容易引来鱼群觅食。因此,在这个“点”上获鱼率最高。

三、关键是掌握好抖竿时机

一般在鲢鳙滤食旺季,浮漂信号反应明显,出现走漂、黑漂较多,抖竿时机也容易掌握。在淡季由于气温和水温的变化,鱼的滤食动作很小,漂的信号显示不明显,多为微动或上下抖动,必须仔细观察,抓住漂向下沉1~2目时猛抖竿。

要注意小鱼闹钩干扰。有的季节,有些水域水上层小杂鱼很多,钩一下去,就成群结队地围上来,啄食饵料,漂相信号显示颤动频率高,也有明显地上浮、下沉,但走漂、黑漂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误认为鲢鳙咬钩,一个劲地

抖竿。结果是白费劲,对付办法:一是立即更换钓位;二是耐心等待,当出现明显走漂或黑漂时再抖竿。

四、搞好“两个结合”。

1.浮钓鲢鳙与钓其他鱼结合,在有的季节,有些时候,在水上中层活动的鱼种类不少。因此,要把浮钓鲢鳙与钓其他鱼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炸弹钩改进一下,在其连接环处再加上两把钩,要用硬尼龙线拴钩,线长约为5厘米,以钓鲤、草鱼为主要对象,在这两只钩上和从弹簧中间穿出来的那只钩上装上蚯蚓、玉米粒、蚂蚱、面食等饵料就可以钓其他鱼了。 2.浮钓与底钓相结合。在一个钓位上使用一根竿垂钓时,可先打底窝钓鲫、鲤,引来鲢鳙活动时,迅速转为浮钓鲢鳙。当钓一阵鲢鳙不咬钩,抖落一些饵料时,再转为底钓,依次互相转换着钓,做到两不误。

抛竿浮钩钓鲢鳙

鲢鱼古称鱮,俗称白鲢,状如鳙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体色较白,鳙鱼俗称花鲢、大头鲢、胖头,形似鲢鱼而体色较黑,大头,故又有人称之为大头鲢子,它与鲢鱼同属鲤科鱼类。

因鲢鳙的食性习性特点相同,同属滤食性鱼类,唯一的区别就是鳙比鲢鱼更爱食臭,它的头比鲢鱼大的多.钓鱼人常把这两种鱼等同起来称呼鲢鳙.过从施钓的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用钓鲢的鱼饵可钓获鳙鱼,用钓鳙鱼的饵也可钓鲢鱼.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鲢鳙的习性与食性的相近程度。

鲢鳙为广布性鱼类,在我国长江,珠江,黑龙江,钱塘江,淮河水系均有分布。人工养殖的鲢鳙已遍及全国各地。

鲢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性情活泼,善跳跃,不耐低氧,主食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鲢鳙属大型养殖鱼类,长江、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常有个体重达数十千克鲢鱼、鳙鱼,池塘中养殖的也在1到5千克之间。因此,施钓时,应根据钓场鱼的大小来选择钓具,如池塘中可用手竿钓,自然水域则可用海竿钓。但无论你用何种钓具浮钓鲢鳙必须针对鲢鳙喜欢较高水温的特点,不耐低氧的习性和偏重酸腥香臭甜的口味,采取相应的钓法。鲢鳙鱼摄食的方式,是吸入雾化饵的水,经过鳃耙的关闭,来过滤进食。因此,选配钓饵就显得尤为重要。

钓饵:取2千克的玉米粉加少量的面粉,配以鲜酵母拌和,在高温的条件下静置一小时,待饵料发出酸味时,再加上少量的白粉和虾粉,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掺一些蒜粉,或是王致和的臭豆腐汁,这样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浮钩钓组的制作

取一只直径4.5厘米,长度为7厘米的塑料瓶(装药或其它用途的瓶子),把钢锯条在头上加热,在瓶体上等距离地烙出8道长条形槽沟(以便瓶中的钓饵能顺利地从槽沟中漏出)再在瓶子的底部用铁丝烙出6个直径1毫米孔洞,用于固定拴钩的子线。在瓶盖上烙出一个1厘米大小的孔洞,便于组钩与主线连接。 钩组,取6只钩门宽,钩底深的伊势尼形钩(12号),用45厘米长的子线拴结,以保证拴结组钩的子线有20厘米的长度.

组装钩组,打开瓶盖将钓钩从瓶子底部孔洞中穿至瓶外,再将组钩的子线穿过瓶盖的孔洞,并打上一个死结,以固定钩组的子线使其不能从瓶盖的孔洞下滑。这样,一副浮钓钩组即可完成。钓友戏称为药瓶钓组。这种钓组的优点是:抗冲击性能好,不会因为抛投的力量过大,造成饵料脱开使钓饵脱落,也不像使用一般饵料因孔洞太多,使饵料渗出的太快,使雾饵在水中不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而频繁地换饵,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施钓的时间。

钓组的组配,先将与鱼漂浮力相等的空心铅坠用主线穿过,再穿上一粒挡豆,再穿上鱼漂(大号塑料标),穿好漂后再上一粒挡豆,(即在鱼漂的两端各有一粒挡豆,用于上下调节鱼漂和所钓的泳层)。主线的一端拴结连结器与钓组(药瓶钓组)相连。使用时根据自己事先选择的钓点,调节好所钓的泳层,旋开瓶盖,将钓饵装进药瓶中即可开钓。

抛竿浮钩钓取的鲢鳙一般个体较大,故在选择海竿时,要选择竿长不少于3.6米调性好的海竿,渔轮要用储线为80~120米的仿本型渔轮,钓线为直径0.45毫米即可,太粗的线不利于远投,还会影响灵敏度。

钓点:鲢鳙鱼耐缺氧的能力较差,一旦水中缺氧就会气浮头。因此,它们藏身于水流较缓和水藻生长繁茂,氧气充足的区域。因此,

垂钓鲢鳙钓点应选择在溶氧气充足的进水口附近,或浮游生物较密集的地方。鲢鳙鱼适宜的温度为20Co,温度越高它的食欲越旺盛,每年夏季七、八、九三个月则是最容易钓获的黄金时期。一天中,上午9时至下午4时,鲢鳙鱼的咬钩率最高。浮钩钓鲢鳙最佳的钓场是透明度较高的瘦水,一旦钓饵入水后,即刻雾化成一片饵带,很容易诱来鲢鳙鱼群。

钓法:将调好的钓饵装入小瓶内旋紧瓶盖,做窝的饵料尽可能调得干一些,使饵在水中雾化得快一些。并要保证有一定的频率。若是数人同钓,最好能集中一个点,便于雾化区的形成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施钓用饵可适当地添加少量的面粉,以保证有个适当的雾化时间,提高钓获率,减少换饵的次数。鲢鳙鱼口大用钩大些无妨,大钓的益处主要表现为刺得透,挂得牢,中钩的鱼很难脱钩。识标的技巧:鲢鳙中钩的鱼讯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抖标,二是黑标,三是抬标,四是

领标.浮标抖动则表明钓者并未扬竿,鱼在未受外力的作用下已经中钩.黑标,是鲢鳙吃钩的标准信号,施钓中根据这样的讯号扬竿,很难有空竿。抬标,是鲢鳙吃钩信号较复杂的一种。有时争饵的鱼身体蹭线或是碰撞鱼漂而出现的信号,这种情况下扬竿只有50%的中钩率.领标:在鲢鳙密度较高的场所,钓点内鱼较多的情况下,时常出现钩饵刚入水,浮标就被斜向或是横向牵领,这时扬竿成功率最高。鲢鳙鱼的漂讯简单容易识别,通常动作越大鱼越小,动作越小鱼越大。钩饵越接近底层钓获的鱼越大。

铅坠与鱼漂匹配要得当 抛竿浮钓鳙鱼应注意的问题

1、 铅坠的重力应略大于浮标的浮力,铅坠必须使用串心活坠。 2、 钓组宜用大钩,钩尖须锋利,钩条韧性要好。

3、 鲢鳙鱼嘴唇薄、嫩,扬竿不应使太大的力,当出现漂讯时,只要略为带一下就可以挂牢鱼嘴,否则,会拉豁鱼唇,助鱼脱钩。

4、 多人施钓时,应集中一点抛投,不宜各自为阵,东一榔头西一棒,这样不利于聚鱼,相反还会把鱼群分散,减缓了上钩的频率。

鲢鳙全接触

鲢鳙体型相似,食性相近,所以钓法也比较接近,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怎样钓鲢鳙总是笼罩着一层雾,看不透、摸不清,偶尔钓到也说不出所以然。后来抛竿出现了,但串钩和锚钩涮鲢技术一问世就受到非议,之后,改进炸弹钩,系“篮头”于半水的钓鲢鳙技术又被养殖户拒绝。然而,在手竿钓混合鱼比赛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湖泊水库等开放水域成为主要垂钓对象的鲢鳙无时无刻不在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从现代钓鱼史角度,对怎样钓鲢鳙予以总结,概括为鲢鳙钓技16招。

蘸饵刺鲢术

让我们记住两个名字———梁少宾、吕宏———前者系1985年第一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总重量冠军,后者获1990年第六届全国钓赛个人总分第一。记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曾经是冠军,而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没有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钓鲢方法,是他们填补了中国钓鱼的空白。

1992年,笔者观察了吕宏在郑州“黄河杯”钓鱼比赛中的钓鲢方法,概括起来就是:用松散的片屑状诱饵诱鱼;流线型浮标、悬坠、长子线、单钩钓组,不装饵而将湿了水的鱼钩在面粉中蘸几下,使钩体表面粘满面粉,抛钩时面粉粘水

后溶散成雾状并慢慢下沉,但钩上还保留着一部分;鱼咬钩都是半水,所以钩不到底,在浮标也没有固定的鱼讯反应,但凡标尖摇晃和幅度不大的下扌屯就提竿了,然而标尖上升都不中鱼;鱼中钩不是钩尖刺入下颌就是挂在尾部,没有一尾鱼是钩入鱼嘴的。在下层鱼普遍不咬钩的情况下,有人摹仿吕宏的钓法在水深1.2米的水底也能勾住鲢鱼,只是数量差得太远。

对我国古代钓鱼史颇有研究的包凌云先生曾在它的著作中说,钓鲢用酸饵,并从文献中发现,远在商代就有了“酸饵”的记载,但具体是什么状态的饵,怎么钓,就不详了。如果古代确有钓花白鲢鱼的秘招,那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失传了。梁少宾、吕宏用无味的面粉做蘸饵,可能不是原创,但用于竞技钓鱼却是首创。他俩是广东人,我问过一些广州的钓手,是不是会钓鲢鱼,见识过钓鲢鱼没有?他们都是摇头。这样看来,它应该是一项新技术,或者说是少数人掌握的技术。然而看似简单的蘸饵钓鲢,在悬坠钓法尚未普及和只知调4钓2搓饵钓底的时候,钩上粘多少饵、钓棚多深、用什么钩、怎样提竿才能将鱼刺中等等,没有先生教是不行的,靠自己摸索总是鱼诱得很多而中鱼寥寥。另外,由于它出现在竞技钓鱼,在一些地方性的比赛中屡遭非议,甚至有泥古不化者以钩入鱼嘴为钓,用钩刺鱼体不计成绩来排斥它。尽管如此,但在实行收费制的钓场许多人还是津津乐道,视蘸饵钓鲢为一大快事。

钓底,鲤鱼、鲫鱼不咬钩;钓浮,草鱼都在远处,这是气压太低造成的。钓赛要出成绩或避免吃蛋就只有钓鲢鱼,而且还怪,别的鱼不咬钩的时候鲢鳙咬钩特凶。现在,许多以“××杯”命名的商业性钓赛走出钓小鱼误区,选择了钓混合鱼。其鲢鱼和鳙鱼占有很大比重,这是学习蘸饵钓鲢术的现实意义。

钩上粘多少饵?梁少宾、吕宏的做法是从钩尖到钩柄都粘满了面粉,藏钩于粉而外观上仍保持着鱼钩的基本形状,连子线下端也粘了面粉,但入水后粘在子线上的面粉先花了,然后是钩尖、钩柄,化得稍慢的是钩颈和钩弯。有限的饵重到底能把标尖压下多少,是半目,还是1/3目?能维持1秒、2秒,还是3秒,说不清楚,因为抛钩后浮标有一个下行惯性,总是过了钓目再向上回升的。与拉饵术相比较,蘸饵的饵重比拉饵略重,但溶散更快,下沉中的饵重损失也比拉饵多得多。所以蘸饵是不设定钓目的,它以浮标下行中的异常为鱼讯的。但在空钩出水,钩上的水还没有沥干时就蘸,粘的饵就多一些,因此蘸饵的饵重是可以通过湿水的多少来调整的。

面粉的比重比雪花粉大,它溶解于水后形成的是一个纵向的雾化区;雪花粉的特点是轻、悬浮,扩散后形成一个诱鱼平台,钓棚相对稳定。用面粉做蘸饵没有固定钓棚,因为面粉总是不断的下沉,所以钓棚是跟着面粉的下沉而调整的。它不能钓得太浅。如水深1.5米,钓棚设定在1米到1.2米之间,处于中层偏下;若面粉磨得很细,溶散加快,悬浮并在较浅水层形成雾化区,那就不能钓深而要钓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