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26: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面向对象: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二)可测量结果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

四、教学安排

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六、课程教学网站:

1

A4纸4页) (要求至少

例:

理解公共政策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理解公共政策 学分:2 周学时1.5-1.5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政策科学的历史和主要概念:政策科学的兴起过程、政策概念、当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特征、政策的相关概念、政策制订和分析的一般环节、主要变量。二、政策制订与分析的理论框架:人性假定与政策分析的基本法则、集体行动理论、意识形态与公共利益、物品性质与处置原则、自主治理的制度建构、政策科学理论的新进展。三、公共政策制订、分析的方法与方法论问题:介绍主要的政策制订(过程)模型,并就政策制订和分析主要环节的方法与方法论问题进行探讨,突出规范性与经验性的结合。课程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 three parts: a)The history and the key concept of policy science, the main-stream of the area of policy study. b)Some important theory correlative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and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gresses in policy science. c)Methods and methodology in policy-making and policy analysis.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and the capacity of quick-primary policy analysis will be emphasized.

二、教学目标

2

(一)学习目标

政策科学相对其它社会学科而言,是门年轻的学科,它从1950年代才从纯粹的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 公共政策研究又不仅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构成了社会科学主要门类(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的应用层面和交汇领域。在国外知名院校,公共政策类课程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本课程通过对政策研究的历史、公共政策概念、政策科学原理和政策分析方法论的介绍,试图让学生理解当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公共政策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实际应用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当代中国的重大政策问题。此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能力以及对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的批判意识和政策分析能力。 (二)可测量结果

1)能解释公共政策的核心概念,口头表述并举例说明何谓公共政策,特别是要能说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能说明公共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要求能说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娴熟掌握IAPP流派的主要论点和方法。

3)了解公共政策研究与主要社会科学领域的关系,如一般均衡理论、社会正义、决策机制对公共政策研究的作用。

4)能对当前中国的重要政策问题进行评论和政策创意。 5)初步掌握政策分析的主要工作要素和方法。 6)形成政策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

7)具有在讨论和团队作业中的批评与合作能力。

注:以上结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笔试等环节测量。 三、课程要求 (一)授课方式与要求

授课方式:a.教师讲授(讲授核心内容、总结、按顺序提示今后内容、答疑、公布讨论主题等);b.课后阅读和团队合作(按照讨论题内容进行和课堂推荐参考文献,分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发言起草工作);c. 讨论课(由主题发言和质疑-应答两个环节组成,学生在讨论中如能进行尖锐质疑,则会在其绩效记录中有所体现);d.期末开卷考试

课程要求:熟悉基本知识、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中外文社会科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形成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兴趣。

说明:由于课程的性质,授课教师将特别重视讨论环节,每位选课同学在课程开设期间须至少发言3次,作为听众的同学如能对他人发言进行有分量的评价和质疑,可予以加分。教师也将当场或下次授课时对讨论课情况进行点评,对存有的疑问进行解答或评论。 (三)考试评分与建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