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4:0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方面的探索,包括两部分内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本课由三目组成,第一目“伟大的转折”重点从思想解放主义角度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即介绍新时期理论探索的背景;第二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讲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第三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做了详细的介绍。
学情分析
我校是省级示范高中,同学们知识素养相对较高。所教高一同学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奋点多集中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历史事件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同学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树立同学们的主体意识,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历史地位。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影像素材较多,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现实性这个特点来组织教学,课前提示学生自由学习,重点启发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思考,理解其新时期理论探索对中国社会巨变的作用,让学生联系现实谈自己对理论探索的感受。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
(2)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设疑导入→
设疑:有人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的一些报告、谈话和指示题词等,没有大部头,没有长篇大论作理论分析的思辨性的大块文章,没有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表述的也多是我们已经干、正在干和将要干的事,没有理论色彩,没有深奥的东西。所以提出了质疑: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理论?
师生互动:什么是理论?
新华字典解释: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性的有系统的结论。
按照“理论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一定义来衡量,邓小平理论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真正的科学理论。
过程评价:那么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它是如何形成的?除了邓小平理论外,现在对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还有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来探究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材料:
(1)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2)摸着石头过河。
(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的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4)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化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师生互动:这些言论非常朴实,但处处体现出不断改革创新的思想,体现了时代节拍,这些言论出自何人?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之一:邓小平理论。 歌曲导入→
师生互动:演唱歌曲《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