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8:35: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本文由xhg82562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理中学八年级物理讲学稿 大理中学八年级物理讲学稿

授课人: 授课人: 班 级: 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 姓名: 姓名: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3 课时 学习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测评引入新课: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 制成的,把规定为 0℃,把 规定为 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不要碰到容器的,待温 度计的示数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相平。 3、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 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4、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相互转化的。(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 是 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 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 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 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 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 以分为两类: 5、熔化 熔化的定义: 熔化 凝固的定义: 凝固 6、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 探究物质的熔化 特点: 二.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 (齐心协力,共闯难关) 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 1.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或冰块)的熔化过程。照图4.2-1 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1.设计进行实验 2.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 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 实验数据: 1

时间 min 海波温度 /℃ 石蜡温度 /℃ 0 40 1 42 2 44 3 46 4 48 5 48 6 48 7 48 8 50 9 52 10 54 11 55 40 41 4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5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问题 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 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开始熔化。 给海波加热, ,当温度上升到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 程中虽然继续吸热,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 句话说: 热量, 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 ,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保持 )。 给石蜡加热, 换句话说: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 (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 热量)。 ,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 的 问题 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 3 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中温度 ,熔化后温度继续 ,熔化后温度 自学课本 83-84 页“熔点和凝固点”部分: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 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然后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展示。 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 有什么相同点? 我们可以把固体 分为和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 问题 3:晶体在 晶体在 晶体 度叫做 熔点 时的温 。晶体 凝固点( 没有), ),非晶体 凝固点(选填 有 或 没有),非晶体 凝固点。 凝固点。有没有确 。 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 熔点( 没有), ),非 熔点(选填 有 或 没有),非

问题 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 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 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 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 定的熔点(凝固点) 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放热), ),凝固需要 问题 5:熔化需要 熔化需要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凝固需要 三、反思整合:分析归纳重点知识 2

固体物质分类 吸热与放热 温度变化规律

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的过程温度不变 非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时温度也在变化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第二课时

1.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 25℃; 信息二: ; 信息三: . 2.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 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 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 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什么? 3.如图右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放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烧杯内冰 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并解释为什么? A.试管内冰块不会熔化 B.试管内冰块会熔化一部分 C.烧杯内水温保持 0℃ D.烧杯内水温高于 0℃ 4.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错误原因。 物质名称 熔点(℃) 固态水银 -39 金 1064 铜 1083 钢 1300 钨 3410 固态氢 -259 固态氦 -272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5. 为了研究熔化、凝固现象,小明给某种物质加热,然后再让该物质在空气中冷却,每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下表列出了他的记录数据: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0 74 13 86 1 76 14 83 2 78 15 81 3 79 16 80 4 80 17 80 5 80 18 80 6 80 19 80 7 80 20 79 8 81 21 78 ; . 9 82 22 76 10 84 23 74 …… …… …… ……

由上表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写两种即可) : (1) (2) 3

6.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想到水的凝固 . 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 (高/低) ; 猜想: 含盐越多凝固点越 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进行实验 主要器材和装置: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 实验步聚:①在杯中装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质量 的盐; ; ②将烧杯置于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 的温度. 含盐量 5% 10% 15% 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 凝固点/℃ -1 -3 -6 归纳分析: 归纳分析: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初步得出 的结论是: . 7.课外知识 人在冰面上为什么容易摔倒 课外知识: 摔倒? 7.课外知识:人在冰面上为什么容易摔倒? 胖胖:老师,运动员为什么在冰面上比在地面上运动更轻松流畅? 老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 人在刚拖的地板砖上容易滑倒, 是因为地板有水; 运动员在冰面上能轻松滑动也是因冰面上有水. 胖胖:温度低于 0℃时,冰面上怎么会产生水呢? 老师:你看滑冰运动员脚下穿的是带冰刀的鞋,冰刀作用在冰面上,产生很大压强,使 冰的熔点降低很多,冰刀接触的冰熔化成水,水有利于冰鞋的滑动.雪地上滚雪球越滚越大 也是这个道理.当挤压雪时,因压强增大冰的熔点降低,部分雪熔化;当松开后熔化成的水 迅速凝固,这样循环下去所以雪球越滚越大. 胖胖:这个议论使我明白熔点跟压强有关,增大压强可降低熔点.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第三课时

课堂作业 1.用钢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2.在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 ) ( )

3.水的“自白” :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 体温是 ℃,我正在 (填“熔化”或“凝固” ). 4.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例有 、 . 5.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 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 反 映的一个共性是 . 6.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要判断哪个试管中装的是晶体,哪个试管中装 4

的是非晶体,张海采用如下图装置,对两试管分别加热,并绘制出图像. 是晶体, 是非晶体(填“甲”或“乙”; ) (1)图像中, (2)实验中将试管放人水中加热,它的好处是 , 为达到这个 目的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 7.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