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C协议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0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ICC协议介绍

本文主要对针对R4版本中的BICC协议进行简要的介绍。

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APM APP ASE ATII BAT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应用传输机制 Application Transport Parameter 应用传送参数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应用业务单元

Application Transport Instruction Indicators 应用传送指导指示语 Bearer Association Transport 承载偶联传送

BICC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 BIWF Bearer Interworking Function 承载互通功能 CIC

Call Instance Code 呼叫实例码

MGW Media Gateway 媒体网关 STC SCTP

Signalling Transport Converter 信令传送转换器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流控制传输协议

MTP3 Message Transfer Part level 3 消息传输部分第三级

MTP3b Message Transfer Part level 3 using Q.2140 消息传输部分第三级(宽带) M3UA SS7 MTP3 – User Adaptation Layer MTP第三级用户适配层 ACM Address Complete Message 地址全消息 ANM Answer Message 应答消息 CON COT IAM REL RES RLC RSC

Connect 连接 Continuity 导通 Initial address 初始地址 Release 释放 Resume 恢复

Release complete 释放完成 Reset circuit 电路复原

2、在系统中的位置

图 1 BICC的协议位置

与承载无关的CS域在核心网中使用软交换技术实现呼叫的接续、承载的建立任务。图1绿色所示为 BICC在CS核心网的位置,其核心由两种实体和3个接口组成。

两种实体:

a) b)

三个接口:

a) b) c)

CS 业 务 子 系 统MSC/GSMC Server :局间呼叫处理,媒体网关控制。 MGW:媒体网关,承载的建立、控制、释放。

Nb接口:在媒体网关间传送承载控制信令和承载信息。

Nc接口:传送居间呼叫控制信令,通过BICC隧道可传送承载建立信令。 Mc接口:传送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 Q.1950)。

数据库子系统STCH.248BICCISUP/TUP网管子系统MTP3(b)/M3UA/SCTP操 作 系 统、系 统 控 制 图2 BICC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关系

图中深红的部分为BICC实现的模块,操作系统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定时服务以及

各模块、前后台之间可靠的消息传输等。系统控制子系统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启动。数据库子系统主要负责资源的管理。BICC利用与STC提供的标准接口(参考Q.2150系列),在(G)MSC Server间传送呼叫控制信息以及承载相关信息;通过与上层CS业务子系统的交互,完成局间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同时,能与ISDN用户部分(ISUP)、电话用户部分(TUP)的信令配合实现网络互通;并能根据网管子系统要求实现人机操作命令(CIC的维护和监视)。BICC通过(G)MSC Server 上H.248模块与MGW进行交互,实现呼叫承载控制。

3、BICC消息格式

BICC的消息单元都是由八位数组的整数倍组成,格式如下:

CIC 消息类型编码 必备固定部分 必备可变部分 任选部分 BICC的消息类型和消息的具体组成方式和ISUP完全类似,只是多了一些消息类型和

相对应的消息参数,所以在这里不详细说明。

4、STC介绍

STC的引入是为了增加BICC信令传输的灵活性,正是由于有了信令传输转换器,BICC的信令传输既可以使用信令点码(Q.2150.1)也可以使用IP偶联(Q.2150.3)。

STC的主要功能是:负责BICC邻接局信息,如业务可及性指示、拥塞指示、拥塞控制,

偶联的建立、管理以及信令消息的可靠传输,最大数据传输指示,顺序控制,负荷分担等等。

BICCSLMSTCDBMTP3/M3UA/SCTP

图3 STC在系统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