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9 20:32: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生儿科护理常规

目 录

第一章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4℃~26℃,湿度55%~65%。病室内每日通风两

次(30~60分钟),每日用洁净屏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内清洁。 2.保暖 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6-28℃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时应先早产儿、后非感染、然后感染患儿;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内、女婴外阴等部位。 (5)无沐浴禁忌者每日沐浴一次,不宜沐浴者每日行床旁擦浴1次。沐浴用品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

6.患儿入室后立即测体重1次,早产儿每日监测体重1次,足月儿每周测体重一次,特殊情况下遵医嘱执行。

7.喂养选用新生儿配方奶,有条件时选用母乳。一般每3 小时喂一次,或按需喂养。奶量

遵医嘱执行。选择奶嘴时宜选用质地柔软的小号橡胶奶嘴,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发生呛咳引起窒息。喂奶时注意观察有无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如呕吐、胃排空迟缓、腹胀及消化道出血等。 8.基础护理 (1)脐部护理

1)注意评估脐带残端有无渗出、脐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征象。

2)残端及脐轮每日用消毒液涂擦至少2次,并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液污染。

(2)勤换尿布 每次更换6~8次,异常情况下随时更换,避免尿液及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 (3)口腔护理每日2次,选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 (4)眼部护理每日2次,选用生理盐水。

(5)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褥疮。 9.严格身份识别

(1)新患儿入院时需佩戴手脚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日期、体重),

保证双重身份识别。

(2)住院期间的任何操作,如沐浴、静脉推药、加药、抱出做检查以及出院等都必须查对手脚

腕带确认患儿身份。

(3)出院时必须先确认患儿手脚腕带,核实家属出院结账单及身份 证,与家属一起查对患儿

身份并做好登记方可将患儿交给家属。

10.做好健康宣教,宣传合理喂养、保暖等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和预防呼吸道疾病、预防接

种,并建议定期作保健随访。 11.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SP02及皮肤颜色、神志、哭声以及有无抽搐等征

象,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作好护理记录。

(2)仔细观察输液部位是否有发红、肿胀等,发现异常及时给以相应的处理。 (3)观察大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严格控制输液总量及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注意保护患儿安全,严防坠床、烫伤。

第二节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呕吐常见为解剖生理发育暂时不良或喂养不当(喂养过快或过慢,吸入大量空气)所致。病理性呕吐常见为胃食管返流、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感染、消化不良、牛奶变态反应、脑部产伤、药物刺激等。

1.按新生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生理性呕吐注意合理喂养,少量多餐。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

4.病理性呕吐的对症处理

(1)因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咽下综合征)而致呕吐者用生理盐水洗胃,洗胃时注意改变位

置,直到抽出的胃内容物清亮为止。

(2)如呕吐系因窒息导致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出血等原因引起者,应绝对卧床,抬高头部,

暂停喂养,必要时可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衣服清洁干燥,防颈部皮肤因呕吐物刺激引起破溃、感染。 6.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量、性质、味、色。同时观察前囟、眼眶有

无凹陷以及皮肤弹性等脱水征表现。

第三节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 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消化道隔离:食具、用具必须消毒处理,房间按婴儿室常规消毒。 3、 遵医嘱及时留大便标本,并保持清洁。

4、 腹泻、呕吐频繁者暂禁食,注意输液量与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5、 密切观察及记录病情:精神状况、体温,四肢循环,脱水情况、心音、呼吸、呕

吐物颜色、性状、量、次数,尿量,尤其是大小便次数、性质、气味、颜色,有无粘液、脓血等,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长期腹泻注意眼睛的保护和角膜有无病变,胀气情况,肠型等,易惊、低钙、低钾表现。

6、 勤换尿布,预防红臀,加强口腔及眼睛的护理。

第四节 新生儿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球菌引起的口腔炎症。可发生于严重营养不良、长期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小儿。表现为颊粘膜、齿龈、舌、上鄂及咽部出现白色点状或融合成片的乳凝块状物。

1. 每日常规口腔护理:喂奶1~2小时后,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涂鹅口疮擦剂(如

制霉菌素甘油)。

2. 奶具隔离,用“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清洁后送消毒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

3. 注意观察局部反应。

4. 护理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预防交叉感染。

5. 无鹅口疮患儿,口腔护理每日2次,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预防感染。

【出院指导】

1. 出院时仍有鹅口疮的用制霉菌素涂口患处每日2~3次至完全消失。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抗

生素、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2. 提倡母乳喂养,喂奶前应洗净双手及乳头,奶具严格消毒

第五节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尿布皮炎又称臀红,是由于皮肤长期受潮湿尿布刺激,尿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引起皮肤发炎。

1.每次排便后,将臀部用温开水洗净。吸干(最好用软纸巾或纱布吸干),换了尿布,在外阴涂鞣酸软膏或植物油。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

2.气温或室温不低时,可将臀部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下,每次10~20分钟,1日2~3次。 3.将臀部皮肤破溃处给于氧疗,各班加强巡视,防止氧气管鼻塞处未置于臀部皮肤破溃处。 4.擦油剂或涂药膏时应用棉棒在皮肤上轻轻滚动,不要上下涂擦,以免疼痛和发生脱皮。

第六节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带相连组织的感染。

1. 入院后在脐部护理及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脐部分泌物作培养和药敏。 2. 脐部护理

(1)轻症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涤后,再用0.5%聚维酮碘液消毒,每日2次。 (2)重症则辅以抗生素局部湿敷,若有波动感应及时切排。 (3)慢性肉芽肿可予以电灼或硝酸银烧灼。

(4)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后及时做脐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