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6:0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生 物 试 题

1.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条件适宜则甲地最终可能演替出森林 B.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C. 乙地发生的演替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草食性动物 D.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速度通常大致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条件适宜,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A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所以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B正确;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盐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植物的出现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故乙地发生的演替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草食性动物,C正确;初生演替属于从无到有的演替,需要的时间很长,而次生演替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替,需要时间短,甲地发生的演替的速度比乙地要快,D错误;故选D。 2.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波动周期一致 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幼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灰线小卷蛾幼虫和落叶松松针为捕食关系,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密度和松针长度都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详解】据图可知,幼虫密度和松针长度都随时间呈周期性波动,但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波动周期并不一致,A错误;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落叶松是一个种群,而且幼虫摄食不会使被捕食者的数量降低至0,因此没有改变群落的丰富度,B错误;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使幼虫密度下降, C错误;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表明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D正确;故选D。 3.在某人工鱼塘中,第一次捕获了80尾鱼,其中鲤鱼15尾,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100尾鱼,其中有标记的鲤鱼6尾,没有标记的鲤鱼12尾,则可估算出这个池塘共有鲤鱼 A. 15尾 B. 18尾 C. 30尾 D. 45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标志重捕法的注意点: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2、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详解】根据公式可知,该池塘中的种群个体数量=第一次捕获×第二次捕获÷第二次捕获标记的=15×(12+6)÷6=45条,A、B、C错,D正确;故选D。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比温带针叶阔混交林低 B.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C. 如果农田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能量输入就会崩溃 D. 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详解】热带雨林有机物产量高,温度高湿度大形成得快分解得更快,热带雨林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大于温带针叶阔混交林,因此热带雨林土壤中的有机物积累比温带针叶阔混交林中少,A错误;同等强度干扰下,由于沙漠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比较弱,所以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B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能量输入就会崩溃,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C。

5.下列政策措施与对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A. 实施二孩政策,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B. 捕鱼时要控制网眼的大小,目的是维持鱼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C. 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是禁止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 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保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