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0 3:5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在下列高一年级各班为参加学校运动会制作的标语牌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B.八班一声吼,地球抖三抖 C.青春活力扬,雄风震赛场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夺冠军死不还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得体,然后逐项进行辨析. 【解答】解析:

励志标语要注意场合,情感适当.不过激,也没有不及;A项,前提是失败过,所以不合适;B项,“地球抖三抖”显得太过激,不合适;D项,运动会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不合适; 故选: C.

5.下面是“江老师7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一段发言,其中表达全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天是江老师的70诞辰。②我作为老师三十年前的莘莘学子,参加今天的活动倍感荣幸。③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风华正茂的江老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了。④就连我们这些学生好多都已经年过半百,进入天命之年。⑤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⑥今天我们相聚一起,一要表达对老师养育之恩的感激;⑦二要祝愿老人家身如南山石,寿比不老松。⑧今后,老师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直言,学生们定会鼎力相助。 A.①④⑤⑦ B.①②⑥⑧ C.②③④⑧ D.③⑤⑥⑦ 【考点】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得体,然后逐项进行辨析. 【解答】解析:

②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此处仅一人,不当;③耄耋,指八十岁的老人,通常泛指八九十岁的人,此处70诞辰,故不当;⑥养育之恩不当,这里应是教育之恩;鼎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叶秀发传 宋 濂

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俄以前事论夺。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

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命知高邮军。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事,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不可。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如此。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

赞曰:濂尝读国学进士王若讷记秀发桐城斩谍事,未尝不流涕而叹也。当金人陷蕲,士大夫析圭儋爵者或纳款卖降之不暇,有若秀发者,官仅一丞耳,则不顾妻子,婴城固守,法.宜在所褒嘉,顾以擅斩而罪之,果何道耶?国之政如此,将何以致乎治耶?宋自是而微矣。.呜呼!自古当季世变白为黑,倒上为下,若斯之类甚众,人所不能堪,而秀发安之,抑贤矣哉!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亟斩于城门以徇 .

徇:示众

B.无一毫觖望意 .C.婴城固守 .D.宋自是而微矣 .

望:期望 婴:环绕 微:衰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叶秀发在他父母去世后,都辞官回乡守孝,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孝心,同时也是因为当时社会礼仪的约束。

B.桐城之战后,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不能保全百姓的做法,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

C.史弥远当政的时候,他向经历或了解桐城之战的人询问叶秀发的情况,听后他很赞赏秀发,并重用了秀发。

D.作者对叶秀发在那黑白颠倒的乱世所受的冤屈深表同情与愤慨,同时也对秀发安然处之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

②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 (4)叶秀发的“忠义”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1)B 望:怨恨.句子译为: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

(2)B “秀发对于议事者看不到他的忠诚,反而责怪他不能保全百姓的做法,感到非常不平,所以上书朝廷”错. 叶秀发是为李诚之伸冤,原文“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

(3)①事定,事情结束后;不自己出,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上,上奏;擅斩,擅自斩杀.译为:事情结束后,大帅忌恨这功劳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了金国间谍是非法的.

②得,能够;保首领,保全头颅;不然,否则.译为:我们能够保全头颅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

(4)从文中找出叶秀发所做的一些事情,然后再挑选出体现“忠义”的.如“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力保桐城;“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意,独愤李诚之之冤,上书讼于朝”,为李诚之鸣冤;“疾作,上书乞致事,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致仕后力劾贪墨吏;“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同列问疾却心系边事. 答案: (1)B (2)B

(3)①事情结束后,大帅忌恨这功劳不是从自己这里产生的,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了金国间谍是非法的.

②我们能够保全头颅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 (4)力保桐城;为李诚之鸣冤;致仕后力劾贪墨吏;同列问疾却心系边事.

三、古诗词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西涧即事示卢陟

韦应物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 永日无余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注】西涧:在滁州南岩寺内。

(1)请简要赏析诗篇中间四句的写景特色。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考点】5F:山水田园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写景特色包括选取典型景象和写景手法,这是江苏设题的特点,考查考生答题的规范程度.“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一句突出一种空灵自然的状态,写出的是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氛围;“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蒙蒙细雨,湖面涟漪微微,突出了诗人恬静淡然的生活雅趣.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学生这首诗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材.从题目看,属于寄友诗,从内容看,属于山水诗,从情感看,又含有摆脱世俗的想法.因此考点比较丰富.设题立足写景和情感两方面,亦不为难考生,与近三年江苏高考命题十分吻合.情感从热爱山水、远离喧嚣、关心卢陟三方面.诗歌中多有提醒,如忘情、无余事、尘喧、散烦缨等. 答案:

(1)②通过山林中的濛濛细雨、湖面的处处涟漪以及山中传来的阵阵伐木声, ③营造了一种清幽寂静的环境氛围, ④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2)①对晚生卢陟的关切之情; ②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③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