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37: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拟行路难 ——鲍照

学习目标

1.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课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二、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 ) 酌( ) 踯躅( ) 2. 解题:

《行路难》是( ),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 )首,歌咏

1

( )。本文是第四首。

3.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4.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三、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愁”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 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 (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

2

① “安能行叹复坐愁” ② “愁”的表现是什么?

“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

③ 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 ( 浓重、无可排解)

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

(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

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

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

(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

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 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合作探究) “泻……”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

如何理解“安能”?

(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