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45: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二)

(六)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宦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仗,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本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委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裴封叔之第 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A.①门第 ②劳役 B.①住宅 C.①住宅 ②操作 D.①门第 2.选出下列句子“焉”字分类正确的一组( )

①愿佣隙宇而处焉 ②余往过焉 ③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④莫敢愠焉 ⑤吾收其直大半焉 ⑥无进退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C.①②④⑦/③⑤⑥ D.

3.下面五个句子都含“工”字,其中与其它四个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B. C.委群材,会众工 D. E.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4.下面句中的“莫”,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②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③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 莫敢愠焉

A.①与②相同 B. C.①与③相同 D.

(七)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善,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出我衤夸 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衤夸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于 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 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 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 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 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 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 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 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 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 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 王欲召信拜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 ,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 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下列句子,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B.大丈夫不能自食 ..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2.下列句中的“乃”与“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中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⑤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⑦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 ⑨相君之背,贵乃不可信 A.②⑤③④⑩ B. C.①②⑤⑦⑧⑩ D.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上未之奇也 B. C.何陋之有? D.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母见信饥,(母)饭信 B.食时信往,(亭长) C.释(羽)而不斩 D.以(何)为大将

(八)

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及同升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崇二子并分曹洛邑,会知古至,恃其蒙恩,颇顾请托。知古归,悉以闻。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分司东都矣 。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之耳。”上始以丞相子重言之,欲微动崇意 ,若崇私其子,或为之隐;及闻所奏,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曰:“臣有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臣为幸大矣。而由臣逐知古,海内臣庶,必以陛下为私臣矣,非所以裨玄化也。”上久之乃许。翌日,以

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崇病,戒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协,然其人素侈,尤好服玩。吾身没后,当来吊,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张若不顾,汝曹无类矣 。若顾此,便录致之。乃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即时录进,先砻石以待,至使镌刻进御 。张丞相见事常迟于我,数日后必悔,若征碑文,当告以上闻,且引视镌石。”崇没,说果至,目其服现者三四,姚家急如崇戒。及文成,叙致赅详,时谓“极至”。数日,果遣使取本,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姚氏诸子引使者视碑,告以奏御。使者复,说大悔恨,抚膺曰:“死姚崇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道选事 ..

拜:授与(官职) 知:主管 B.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 ..欲:私心 干:冒犯 C.挠陛下法,陛下欲特原之 ..挠:扰乱 原:宽宥 D.姚崇与张说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

为相:作宰相 相衔:相互怀恨在心

2.比较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臣未及闻之耳 ③卿安从知之

A.①②③④都是代词,其中①②③所指相同,④另有所指。 B. C. D.

3.“非所以裨玄化也”一句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所以”意义不同,这种现象叫词语古今异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下列加点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魏知古起诸吏,为姚崇所引用 ..

B.汝具陈吾生平服玩、宝带、重器罗列帐前 ..C.以为辞未周密,欲加删改 ..D.使者复,说大悔恨 ..

4.对句中划线部分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 上久之乃许 B.欲斥之 而由臣逐知古 C.恃其蒙恩 谓知古见德必容其非 “蒙恩”指姚崇二子受到魏知古优待;“见德”指魏知古只看到姚崇二子表现好的一面。 D.臣有子无状 尔曹无类矣

5.文中“知古归,悉以闻”一句省略较多,译时要补出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魏知古回到长安,把姚崇二子在洛阳为官的不良表现及多次请托自己的情况全部奏闻皇上。

(九)

(甲)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今旦与贤 相语,不知日之晏也。”樊...姬曰:“贤相为谁?”王曰:“为虞丘子。”樊 姬掩口而笑,王问其故,曰:“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非不欲..专贵善爱也, 以为伤王之义,故所进与妾同位者数人矣。今虞丘为相数十年,未尝进一贤,知而不进,是 不忠也;不知,是不智也。安得为贤?”明日朝,王以樊姬之言告虞丘子。虞丘子稽首曰:“如樊姬之..言。”于是辞位,而进孙叔敖。孙叔敖相楚庄王,卒以 霸,樊姬与有力焉。

(刘向《新序》)

(乙)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醒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

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 举,时人感叹超之先举,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

(《世说新语·识鉴》)

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 ②虽履屐之间 ..A.①jié盆子 ②jī木头鞋 B.①jié盆子 ②jì草鞋

C.①zhì梳子、篦子的能称 ②jì草鞋 D.①zhì梳子、篦子的通称 ②jī木头鞋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知日之 ②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③妾幸得持巾栉以侍王 .

A.①与②同义,③与④不同义 B.C.①与②不同义,③与④同义 D.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罢朝而晏:舍弃召见。 ..B.虞丘子稽首曰: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C.苻坚将问晋鼎:推翻晋的统治,取而代之。 ...D.颇有异同之论:不同。 ....

4.①卒以霸,樊姬与有力焉。②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A.

以爱憎匿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