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13: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①]1、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复合主压应力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①]2、斜裂缝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其中属于材料充分利用的是 剪压破坏。

[②]3、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

[②]4、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其中,以 剪压破坏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①]5、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①]6、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②]7、对于 义均布荷载 情况下作用的简支梁,可以不考虑剪跨比的影响。对于集中 荷载为主 情况的简支梁,应考虑剪跨比的影响。

[②]8、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斜拉破坏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斜压破坏 。

[②]9、纵向受力筋的配筋率 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①]10、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 承担剪力 、承担支座负弯矩。

[②]11、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V?0.25?cfcbh0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min s?sma,x d?dmin。

[③]12、梁内设置鸭筋的目的是 抗剪 ,它不能承担弯矩。

二、判断题:

[①]1、某简支梁上作用集中荷载或作用均布荷载时,该梁的抗剪承载力数值是相同

的。(×)

[②]2、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先屈服,随后剪压区的混凝土压碎,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属于塑性破坏。(× )

[①]3、梁内设置箍筋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形成良好的钢筋骨架,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

[②]4、当梁承受的剪力较大时,优先采用仅配置箍筋的方案,主要的原因是设置弯起筋抗剪不经济。(√)

[②]5、当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时,应考虑剪跨比?的影响,取??MVh0(× )

[②]6、当剪跨比大于3时或箍筋间距过大时,会发生剪压破坏,其承载力明显大于

斜裂缝出现时的承载力。(× )

[②]7、当梁支座处允许弯起的受力纵筋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要求时,应加大纵筋配筋率。(× )

[②]8、当梁支座处设置弯起筋充当支座负筋时,当不满足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要求时,应加密箍筋。(×)

[②]9、梁内设置多排弯起筋抗剪时,应使前排弯起筋在受压区的弯起点距后排弯起筋受压区的弯起点之距满足:s?smax(×)

[②]10、由于梁上的最大剪力值发生在支座边缘处,则各排弯起筋的用量应按支座边缘处的剪力值计算。( ×

[②]11、箍筋不仅可以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还可以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抗震设计尤其重要。(√)

[①]12、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大小,纵筋配筋率,冀缘尺寸的大小。(×)

[①]13、鸭筋与浮筋的区别在于其两端锚固部是否位于受压区,两锚固端都位于受压区者称为鸭筋。(√)

[①]14、材料图又称为抵抗弯矩图,只要是材料图全部外包住弯矩图,该梁就安全。(√)

[②]15、为了节约钢筋,跨中和支座负纵筋均可在不需要位置处截断。(× ) [②]16、设置弯起筋仅用于抗剪时,还需满足斜截面抗弯和正截面抗弯。(× ) [①]17、不设弯起筋的梁,不会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 )

[①]18、斜拉、斜压、剪压破坏均属于服性破坏,但剪压破坏时,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剪压破坏的受力特征建立起来的。(√ )

[②]19、设置弯起筋的排数越多,其抗剪承载力越高。(×) [①]20、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梁的受力纵筋用量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三、选择题:

[①]1、关于混凝土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下列论述中,( C )项是正确的。

A斜截面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时,钢筋应力可达到屈服 B斜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较小(一般??1)或腹筋配置过少的情况 C剪压破坏发生在剪跨比适中(一般??1~3)或腹筋配置适当的情况 D斜拉破坏发生在剪跨比较大(一般??3)或腹筋配置过多的情况

[①]2、下列影响混凝土梁斜面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中,( D)项所列有错? A剪跨比 B混凝土强度 C箍筋配筋率和箍筋抗拉强度 D纵筋配筋率和纵筋抗拉强度

[①]3、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是(C)。

A跨中正截面 B支座中心截面 C受拉区弯起筋弯起点处 D受压区弯起筋弯起点处

[①]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 B )。

A斜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B剪压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C适筋破坏受力特征建

立的 D塑性破坏受力特征建立的

[①]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没有体现( B )影响因素。 A材料强度 B纵筋配筋量 C配箍率 D截面尺寸

[①]6、受弯构件中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其箍筋的作用( D)是不正确的。

A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 C固定纵筋的位置 D防止发生斜截面抗弯不足。

[②]7、受弯构件产生斜裂缝的原因是( C)。

A支座附近的剪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B支座附近的正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C支座附近的剪应力和拉应力产生的复合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D支座附近的剪应力产生的复合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①]8、斜截面破坏有三种形态,其中属于脆性破坏形态的有( B )。

A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B斜压、剪压和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斜拉破坏 [①]9、下列简支梁的剪跨比?的取值范围中,( C )属于剪压破坏。 A??1 B??3 C1???3 D??1.4

[②]10、钢筋混凝土板不需要进行抗剪计算的原因是( D)。

A板上仅作用弯矩不作用剪力 B板的截面高度太小无法配置箍筋 C板内的受弯纵筋足以抗剪 D板的计算截面剪力值较小,满足V?Vc

[①]11、受弯构件中配箍率过大时,会发生( C )。 A剪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斜压破坏 D受弯破坏

[②]12、选择抗剪箍筋时,若箍筋间距过大,会发生( B )。 A剪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斜压破坏 D受弯破坏

[②]13、设置弯起筋抗剪时,弯起筋抗剪公式中Vsb?0.8Asbfysin?中的系数0.8指( C )。

A斜截面破坏时弯起筋没有屈服 B与斜裂缝相交的弯起筋没有屈服 C斜裂缝处的弯起筋在剪压区不能达到受拉屈服 D与弯起筋的弯起角有关的系数

[②]14、计算第二排弯起筋用量时,取用的剪力的设计值为(A )。

A前排弯起筋受压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B支座边缘处对应的剪力值 C前排弯起筋受拉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D该排弯起筋受拉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②]15、材料图也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其形状( A )。

A与梁上的弯矩包络图相同 B与梁内的纵筋布置情况有关 C与梁内的箍筋和弯起筋用量有关 D与梁上的剪力值大小有关

[①]16、受弯构件的剪跨比过大会发生( B )。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受扭破坏 [①]17、受弯构件箍筋间距过小会( A )。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受扭破坏 [①]18、受弯构件箍筋直径过小会( B )。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影响施工质量

[②]19、梁支座处设置多排弯起筋抗剪时,若满足了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