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46: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的第三课时,也是本节内容的最后一个课时。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集成、交流与管理的能力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后,就开始学习本章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前面的内容中,学生首先学习掌握了对文字处理技术及工具软件的介绍,在此基础之上,作为本小节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规范地使用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加工信息,能够对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形象化表达方式的实现和使用范围进行深度挖掘,认识到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字处理软件WORD,对一些基本操作比较熟悉,对于文本信息表达中表格的制作、项目符号和编号及自选图形等方面的操作,目前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理解上,对每一步的操作方法比较熟悉,对于如何去多样、有效表达文本信息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还有所欠缺,还没有到达更深层次“为什么去使用,使用它的意义在哪里”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及形象化的意义,使学生能根据需要、围绕主题加工信息。 过程与方法:掌握结构化和形象化的多种表达方式,能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有效地表达文本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本信息形象化和结构化表达的意义

难点:恰当的选用结构化和形象化表达方式表达信息。 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范例教学、启发教学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个别指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设计思路

1、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作为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本节课就在于让学生体会到信息加工(信息的形象化和结构化加工)的价值,并且能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表达(图形、项目式、表格、结构图)。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技术与文化的综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光着眼于技术的传授,同时要注意技术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因此我在应用例题时,选取了“红楼梦”和“三角形”、“地震”的部分内容。

3、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此我学生掌握信息的形象化和结构化表达的概念和基本表达方式后,使用“三角形”、“地震”的例子,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对比引入 教师活动: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课前我请大家阅读了《红楼梦》的第二、三回,在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通过她进入贾府所见所闻,详尽描写了贾府的格局布置。现将林黛玉进贾府拜见贾母的描述摘录如下,请一位同学根据文字回答一下贾母住处位于贾府大门的方位。

……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展示贾府的平面示意图,图中蓝色实线箭头表示了林黛玉见贾母的路线,请这位同学再次回答一下贾母住处的方位

根据图形很容易回答出贾母住处位于贾府大门的西北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请学生比较两种表达方式,在互动中自然地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对比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思考教师的提问; 2、相邻同学讨论;

3、学生回答哪种表达方式更好,并说明理由。 二、多重交互、探究新知

1、问题导学,尝试操作,理解结构化表达

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形象化表达部分的内容(P63),与相邻同学讨论后回答问题: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达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针对问题自主学习教材;对于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与相邻的同学讨论;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表达方式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例子结合刚才的实例,使用字处理软件完成任务一。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尝试操作并保存作品。

教师活动:教师抽查学生的作品并演示,同时提问其他同学的意见。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作品;同学互评并交流感想。 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前面所学的知识并回答问题:文本信息形象化的意义是什么?试讨论在下面几种情况中,用何种表达方式最合适?并简述理由。

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更好的思考与理解多种形象化表达的适用范围。

至此,通过例题中文本表达和图片表达的强烈对比,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到文本信息形象化表达的价值。并且通过师生共同的分析,解决形象化表达的技术问题。

2、对比研讨、理解结构化表达

林黛玉进贾府拜见了很多人,对于贾府的人物关系在书中第二回简要地进行了介绍。请学生阅读相关文字节选后回答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的亲属关系。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贾代善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名贾赦,次名贾政。这政老爷的夫人王氏,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迹……林公的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的胞妹,在家时名字唤贾敏……

学生:反复阅读后回答

教师:在第二回中作者对人物关系的介绍分散于文中各处,展示相关文字节选(略)。

再展示另一种对人物关系的表述形式。

请学生比较文字和结构图的表达方式的差异

学生活动:对比研讨两种表达方式,激发学生思索与求知的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教材,对比分析结构化表达的特点;初步认识结构化表达的意义;分析理解结构化表达的适用范围。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结构化表达的实例?

教师活动:展示文字材料

在某个音乐网站上,将音乐分为“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在“中国音乐”里面分了“港澳台音乐”和“大陆音乐”两种,在“外国音乐”里分了“欧美音乐”和“日韩音乐;”“大陆音乐”里面又分了“男歌手”、“女歌手”和“组合乐队,”在“女歌手”里面有“宋祖英、”“彭丽媛”等歌手的作品。

用项目,表格,结构图表达信息 教师演示部分工具的使用 学生完成任务二、三、四

教师活动:辅导 评价学生作品。

至此,通过例题中文本表达和结构图表达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到文本信息结构化表达的价值。

三、整体回顾、拓展所学

教师活动:总结整理本节知识要点。

通过今天我们对结构化和形象化这两种文本信息的表达方式的学习,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