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一)通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9:2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叙述句 详情见古汉语笔记本P20书

P252

否定字、词 见笔记本P20’书P262

疑问字、词 见笔记本P20’书P271

通论{八} 词类活用 书P343

一、词类活用的含义及与兼类词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如: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

(左传宣公二年)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三、意動用法

即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

意思。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异之”即“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贵五谷”即“认为五谷重要”。 “贱金玉”即“认为金玉不重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夫人之”即“认为之(鲁僖公的妾成凤)是夫人(国君的正妻)”

讨论: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识别: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的。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以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使动用法,使他变得低贱)

以上说明,一个词作使动用还是作意动用,并不是这个词本身所决定,而是由句子的内容决定的。 总结:

相同处: 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 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

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 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四、 名詞用為一般動詞

名词 臨時取得了動詞的語法功能,用來表示與人或事物本身相關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

五、名詞用作狀語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西走:向西逃走。

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郊迎:在郊外迎接。 2.表示工具或依据 “用……”、“按照”、“依據”等。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箕畚运:用箕畚搬运。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法皆斩:根据法律都得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 “當作……那樣”、“把……當作……”“像對待……似的” 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用对待宾客的礼仪对待。 4.表示比喻 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 “像……一樣” [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 蛇行:像蛇一样地爬行。 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六、詞類活用的條件 (一)兩個名詞連用

如果既不是並列結構,也不是偏正結構,則必有一個名詞(一般是前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遂王 天下。(《韓非子·五蠹》)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二)名詞、形容詞放在“所”字後面

“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蹠》) 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三)名詞、形容詞放在能願動詞後面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論語·公冶長》)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 (四)名詞放在副詞後面 秦師遂東。(《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西門豹治鄴》) (五)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 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晁錯《論貴粟疏》)是欲臣妾我也。(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 (六)名詞後面有介詞結構作補語 請勾踐女女 于王。(《國語·勾踐滅吳》) 晉師軍 於廬陵。(《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七)名詞用“而”連接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鹽鐵論?相刺》)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荀子·天論》)

人称代词 详情见书P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