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的教案-超完整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20:2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时分配表

章次内容课时备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6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5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2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2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关于三大理论成果;关于科学发展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使学生能够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它既是毛泽东作为党的核心领袖人物认识水平的反映,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思考的结果。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教材中讲了三方面道理:

一是说,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是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遵从这条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列宁主义伴随着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传入中国,并在五四时期广为传播开来,逐步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它的需要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一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

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在总体上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重要成果,又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三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点在教材中写在了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那一段论述中,那里讲到:“他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讲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38年10月党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论述。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一个是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开始形成了共识。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其中,特别是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这个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有过系统的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教材在第一章第一节根据这些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并实现其民族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