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3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划要求,我省将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精神和《 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实现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课程实施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实施的过程中,促进全体教职工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并在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探索高中新课程管理制度

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探索新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校本培训机制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师资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掌握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基本特点,掌握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及必修、选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等。同时推进校本培训,实施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从教学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

(五)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

通过课程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实际的管理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起以校为本、与时俱进、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三、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积极:加强高中新课改的宣传,使全校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每个老师要全力投入,努力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研究新教材,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同时学校每个部门也要积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后勤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为高中课改提供物质保障和优质服务。

稳妥:充分考虑现有条件与可能,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正确处理破与立、继承与发展、借鉴和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各方面的关系。正视自己的不足,坚持调查研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引导课程改革健康、稳步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求实: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校本研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巩固基础,突出特色。同时以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研究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并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新: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探索先进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

五、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实施对象:

从2009年秋季开始,高中的起始年级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实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