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7:31: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例研究、教学叙事、教材剖析、教师成长、学习评价”为内容,进行学科通识、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的研讨活动,逐步形成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理论培训和课例培训、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定期培训和过程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制度。
2、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师极其它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并同校外广泛交流,共享资源,为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索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和设备支持。
3、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对学校教学制度及其他常规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要逐步建立新课程要求下的新的制度。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咨询制度特别是选课指导制度,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教师具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每一位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个帮助;要逐步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规划未来。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适时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方案,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要积极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管理形式及相关制度,以行政班为主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班团活动等其他集体活动,加强集体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建立研修的校本教研制度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教研组模式,建立以课程为纽带的弹性课题组 ,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要为教师个人的实践和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获得多种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成长。
5、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与新的高考方案相接轨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业成绩实行学分制管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探讨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中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中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要建立以促进教师反思为主、使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6、给予充足的条件保障
结合新课程实验的实际,要逐步建立外聘兼职教师上课的制度。根据新课程要求,完备硬件设施,特别要重视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大力加强局域网和校园网建设,并与有关教育信息中心挂接,实现网上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安排足够的课改专项经费,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合理规定实验教师工作量,大力表彰在课改实验工作中做出突了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7、积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要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课程自主权,根据本校和本地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从而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使学校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办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