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自然辩证法在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学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2:26: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论自然辩证法在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学习、研究中的应用

08临床七年制二系二班 王洁 2008210053 【摘要】: 本文先对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给出了它的哲学定义,再从现代医学及中医学与自然辩证法的联结处入手探讨现代医学及中医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结合实例,指出了辩证法原理在现代医学及中医学中的应用,使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走向理性化,从而使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不断地促进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现代医学及中医学与自然辩证法、学习应用 自然辩证法

【引言】

当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医学的整体化发展趋势。医学的整体化发展既表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部各分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综合及相互影响,同时也表现在不同门类的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及影响。这种整体性更深层次的发展体现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彼此静透和相互融合,要求我们从整体把握科学的内在统一性.正确认识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现代科学技术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基础部门扩展为八个,同时,着力加强对辩证法和方法论的研究,借以不断提高科研效率。医学从属于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作为八大基础部门之一,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联系的桥梁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化学史上的最高理论概括,对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起着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在医学课程中必须加强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应用。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 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正文】

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 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21 世纪的医学不仅需要完成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而且需要更进一步地向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转变。

(一)用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待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不是永恒不变的

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和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要素的发展密切相关, 又与医学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其它要素的发展, 伴随着医学日益加快的社会化的进程, 医学模式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是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和自然观的发展而转变, 每一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状况相适应的, 都体现着辩证发展的过程。

(二)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和整体的观点看待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

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现代医学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是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认识深化的产物。20 世纪, 特别是 50 年代以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 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已由传染病逐步改变成非传染病。大量的研究表明,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生活方式是形成或诱发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这即使得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 构成了对生物模式的挑战。

人类的卫生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也不满足于不生疾病, 而是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增进健康, 延年益寿, 要求合理营养, 良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 健康的心理及健康的心态。基于这些改变, 美国学者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即现代医学模式。它概括了影响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全部因素, 从医学整体论出发, 系统地综合分析了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 (三)整体观念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整体观念诊治是我国医学的一大特色,中医与西医思维模式相反,它不像西医那样,“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它强调要从整体来考察身体疾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气血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人与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即所谓的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是指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和经济因素等都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展。中医在治疗疾病前较多考虑了自然界、 社会、 情志对人的影响, 在治疗的同时,重在调整和改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活动,强调阴阳平衡、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整体观。生存质量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 ,包括了身体状态,心理、社会的良好状态,健康感觉,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这种强调患者自身对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受 ,以及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可及被社会的认可,即中医所说的良好的协调整体状态。可以说生存质量是从宏观、整体水平来评价健康的。 (四)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的原因同样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通常指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如生物性、理化性和心理性因素等,外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因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功能等医学。

(五)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医学当中的量指的是,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或者促进机体恢复的因素的量的积累,而质指的是,系统、器官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程度。

【结束语】

医学是自然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中心位置,马列主义是自然科学的最高概括,而自然辩证法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充分运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医学问题,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医学和医学教学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于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煜, 黄燕芳. 医学模式与哲学 [ J] . 医学与社会,2000, 13 ( 4) : 13~ 15

[2] 陈桂勤. 辩证思维: 医科研究生必备的哲学素质 [ J] .卫生软科学, 2000, 14 ( 5) : 226~ 228

[3]杨志寅主编.临床医生成才指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第1版:29 [4]李心天. 医学模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 J] . 医学与社会,1999, 12 ( 3) : 2~ 3 [5]李宏宇. 从医学中伪科学现象的泛滥谈转变医学模式的重要性 [ J] . 医学与社会, 2002, 15 ( 3) : 1~ 4